里耶简牍所见秦迁陵乡里考.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里耶简牍所见秦迁陵乡里考

里耶簡牘所見秦遷陵縣鄉里考 晏昌貴 郭濤 里耶秦簡,包括 2002年發掘於里耶古城一號井(J1)的38000余枚簡 牘,以及 2005 年發掘於護城壕的 50 餘枚木牘,主要內容是秦遷陵縣的行政 公文檔案,年代跨度為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至秦二世二年(前208) 1。簡文中有大量前所未見的鄉里地名,是研究秦代縣以下基層行政組織的重要 材料。此前我們曾根據已公佈的里耶秦簡的有限材料,揭示秦朝在地方行政建制 2 中存在“縣—鄉—里”結構,但未能進一步闡釋遷陵縣鄉里建制的具 體情況 。 3 近年來,隨著里耶簡牘資料的逐步刊佈,使得對秦遷陵縣鄉里的復原成為可能 。 本文打算利用這些已刊的簡牘資料,全面復原秦遷陵縣的鄉里建置,希望得到讀 者的指教。 里耶簡 8-757: “今遷陵廿五年為縣”,表明秦王政二十五年 (前222) 今湖南龍山里耶一帶已設為秦遷陵縣。簡 8-1663+8-1925:“〼【朔】己卯, 遷陵丞昌 【敢】告尉,三鄉〼。”可知秦遷陵縣實有三個鄉。又從簡 8-49 和 8-1663 以及其他簡牘材料可知(見下引),三鄉分別是:都鄉、啟陵鄉、貳春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秦簡牘所見地理史料的整理與研究”,批准號13BZS024。 1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編著:《里耶秦簡(壹)》,文物出版社 2012年,前言,第4 頁。 2 晏昌貴、鐘煒:《里耶秦簡所見的陽陵與遷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4 期。 3本文所引里耶簡牘資料主要見於以下論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龍山里耶戰國 ——秦代古城 一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 1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處:《湘 西里耶秦代簡牘選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 1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發掘報告》,嶽 麓書社 2007 年;張春龍:《里耶秦簡所見的戶籍和人口管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編《里耶古 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9年, 第 188-195頁;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編著:《里耶秦簡(壹)》,文物出版社 2012年;陳偉主編:《里耶秦 簡牘校釋(第一卷)》(以下簡稱《校釋》),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2年;游逸飛、陳弘音:《里耶秦簡博物 館藏第九層簡牘釋文校釋》,簡帛網2013年 12 月 22 日;張春龍等:《湖湘簡牘書法選集》,湖南美術出 版社 2012年;鄭曙斌等:《湖南出土簡牘選編》,嶽麓書社 2013年。 1 鄉,每鄉下轄若干里,構成縣——鄉——里的行政結構。以下分述之。 一、都鄉 秦漢時期,凡稱“都鄉”者均與縣城同治。里耶簡之“都鄉”亦當位於秦遷 陵縣城之內,但有不同的行政機構。里耶簡牘所見都鄉與遷陵縣的往來行政文書 完整者凡有 6件,除一件為次日到達外,餘者均為當天到達,其中有 2件為當 天早晨(旦)到達(8-2011、8-196+8-1521),尤可證都鄉與遷陵縣城位 置極近,當在同地。里耶簡牘多見稟貸糧食的記錄,其中有啟陵鄉、貳春鄉,不 見都鄉,原因就在於都鄉與遷陵縣同在一地,都鄉吏卒之稟貸均由遷陵縣相關官 員(司空、倉、田等)負其責。 里耶簡 9-2307:“都鄉黔首毋濮人、楊人、臾人。”所謂“濮人、楊人、 臾人”當指少數民族族群,具 體詳情待考。簡文說都鄉黔首中沒有這些少數民族 族群,大概與都鄉位處縣城有關,並不表明秦遷陵縣境內沒有少數民族人群。《輿 地紀勝》在講到漢唐時期巴東地區族群分佈時,曾稱:“巴夏居城郭,蠻夷居山 1 谷。”里耶簡所述,或與之相類。 都鄉下轄二里:高里、陽里。 1、高里 里耶簡 8-1443+8-1455: 卅二年六月乙巳朔壬申,都鄉守武爰書:高里士五(伍)武自言以大奴 幸、甘多,大婢言、言子益等,牝馬一匹予子小男子產。典私占。初手。 六月壬申,都鄉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