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英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dpiproceedings
2017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AETMS 2017)
ISBN: 978-1-60595-489-9
A Cognitiv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Mao-hua SUN and Bing 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Dal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Keywords: Metaphors, Conceptual metaphor, Similarity, Discrepancy, Reason.
Abstract. Cognitive linguists hold that metaphor is a general thinking mode as well as a means of
cognition. Because of the same body mechanism and many similar life histories, there are many
similar and even same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However,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me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a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differences are also found. Some reasons that lead to such differences are
listed in this article.
汉英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
孙茂华,何冰
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中国
关键词:隐喻;概念隐喻;共性;差异;原因
摘要: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由于人类的生活经历
有很多相同之处和拥有的身体结构也相同,所以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概念隐喻的认知模式
会存在相似及相同之处。然而,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也认识到受不同民族的文化沉淀与文化心
理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同一事物和概念在不同语言者的思维中会产生差异。文中还浅析了
导致差异的原因。
1.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无处不在,涉及到我们日常交际中的方方面面,生动地描写着社会生活、语言文
化、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等各领域的景象。没有隐喻就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思
想。人们对于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传统隐喻研究仅局限于将隐喻作为一
种修辞格来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1936年修辞学家理查兹(I.A. Richards )著名的
“互动论”在《修辞哲学》中提出,使隐喻研究不再仅仅是修辞格研究,而是过渡到认知方
式研究。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断加深。Lakoff 和 Johnson 的《我们
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观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实现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
向。
以莱考夫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表达一事物需要对另外一
事物认识、思考和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人类最普遍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不再只是语言问题。
[1]。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有: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
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等等。莱考夫和约翰逊提
出的隐喻理论通常被称为“概念隐喻理论” 。
莱考夫和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及本体(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指
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