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

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 西南师大教育学院 冯 维 Fengwei@swnu.edu.cn 电话023一、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 ??? 我国精神病患病率50年代为2/1000,70年代7/1000,80年代15岁以上为10.5/1000,90年代12.6/1000,2002年为13.47‰。 现有精神病患者1600多万,各种精神、心理障碍人群超过100万,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 1、美国有84%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紧张会危及健康,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主因。 2、田玉荣、周志田曾采用SCL-90症状量表对9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54.44%的人有心理问题,各因子及阳性分数均高于全国常模,突出问题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偏执。 3、 广东教育工会(2002)对19所高校8417名教师调查发现,健康只占10.40%,亚健康占45.55%,前临床状态占23.63%,疾病状态占20.42%。 二、教育工作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1、心理冲突指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存在数个不能同时满足或互相排斥的目标所产生的心理不平衡现象。 主要有: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接近—回避冲突 (4)角色冲突 2、心理压力指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个体预感到可能发生的不安,或对威胁有所觉察时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1)学历与知识更新压力 (2)职称评聘压力 (3)教学科研与工作压力 (4)经济压力 霍姆斯和雷赫的《社会再适应量表》 1、配偶死亡…… ……100 2、离婚…………………73 3、夫妻分居…………65 4、牢狱之灾…………63 5、亲人死亡…………63 6、受伤患病…………53 7、结婚………………50 8、被解雇……………47 9、再婚………………45 10、退休……………45 11、亲人健康变化…44 12、怀孕…………40 13、性生活不和谐……39 14、家庭成员增加…39 15、职业再适应……39 16、经济状况变化…38 17、好友死亡……37 18、转变行业……36 19、与配偶争吵……35 20、中等负债……31 21抵押赎回权被取消…30 22、工作责任变动…29 23、子女离开家门……29 24、与亲家发生矛盾…29 25、个人有杰出成就…28 26、配偶工作变化……26 27、入学或失学……26 28、生活发生变化…25 29、个人习惯改变……24 30、与上司发生矛盾…23 31、工作时数改变……20 32、居住处所变化……20 33、转学……20 34、娱乐活动变动…19 35、宗教活动变化…19 36、社交活动变动…18 37、轻微财务损失…17 38、睡眠习惯改变…16 39、家庭人数改变…15 40、饮食习惯改变…15 41、假期……………13 42、圣诞节…………12 43、轻微触犯法律…11 3、心理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的情绪状态。 (1)缺乏挫折 (2)损失挫折 (3)阻碍挫折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是带来一系列身体症状 二是产生不良行为,去人格化 三是降低成就动机,影响工作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教育工作者心理问题原因剖析 (一)外部原因 1、生物因素 2、社会因素 (1)竞争文化的冲突矛盾 主要有: 竞争与合作的矛盾 享受与抑制需要的矛盾 自由与现实的矛盾 (2)精神文化教育滞后 (3)家庭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人际支持系统失效 (二)内部原因 1、自我意识 存在偏高或偏低的情况 2、A型人格 A型与B型人格的特点 总是在活动 干事情很快 没有耐心 同时干两件事 总是感到时间的压力 用数量测量绩效 具有攻击和竞争性 从来不匆匆忙忙 采取温和的措施 有耐心 闲暇时不感到内疚 不太在乎时间 竞争力不强 不自吹自擂 四、心理健康的学术争论及标准 ?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生理学标准、 社会贡献标准、自我报告标准 对一般人而言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 1、智力正常 2、能协调控制情绪 3、具有较强意志力 4、人际关系合群、较和谐。 ?5、 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 ??6、 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的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认识自己,并能愉快接受教师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