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涡流絮凝器专利号
微涡流絮凝器
申请号/专利号: 20042003747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涡流絮凝器。现有的混凝反应区因布置网格,因而,存在当原水中含有漂浮物时,网孔易被堵塞,需要定期清理,另外,网格的制作和安装都比较困难,并且网格一般采用木材或竹材制作,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微涡流絮凝器包括有一空心体,所述的空心体为一空心正多面体,所述的空心正多面体的每个面的内、外表面上都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所述的空心正多面体的每个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的孔,所述的空心正多面体可以是一正十二面体,所述的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上各设有五个孔或六个孔,所述的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的内、外表面上都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本实用新型对提高净水水量和水质都有显著的效果。
申请日: 2004年07月13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2006年01月25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方永忠 申请人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 发明设计人: 方永忠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瞿承达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分类号: C02F1/52;B01F7/00
??点此查看跟该专利相关的 主附图\公开说明书\授权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涡流絮凝器。现有的混凝反应区因布置网格,因而,存在当原水中含有漂浮物时,网孔易被堵塞,需要定期清理,另外,网格的制作和安装都比较困难,并且网格一般采用木材或竹材制作,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微涡流絮凝器包括有一空心体,所述的空心体为一空心正多面体,所述的空心正多面体的每个面的内、外表面上都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所述的空心正多面体的每个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的孔,所述的空心正多面体可以是一正十二面体,所述的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上各设有五个孔或六个孔,所述的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的内、外表面上都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本实用新型对提高净水水量和水质都有显著的效果。 1 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提出
混凝是常规水处理的核心技术,混凝工艺分为水力搅拌和机械搅拌两大类,由于机械搅拌能量难以均匀分配,能量利用效率低,加之机械设备维护工作量大,因此,我国使用水力搅拌混凝工艺居多。水力搅拌形式多种多样,有隔板反应池、旋流反应池、水力澄清池、脉冲澄清池、折板反应池、波纹板反应池等,近年来,网格反应池很受欢迎。经理论分析和大量工程实践,人们认识到网格反应池的混凝效率较以往的工艺有明显提高。
在混凝反应区布置网格,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微小的涡旋流动,微涡流有利于水中微粒的扩散,充分利用流体能量,增加脱稳胶粒的碰撞机率,提高凝聚效率。笔者曾主持了多项工程,将水力循环或机械加速澄清池改造为网格反应池,改造后产水量提高一倍左右,而沉淀出水浊度更低也更稳定。
然而,工程实践中也发现网格反应工艺的一些不足。首先,网格的制作和安装都比较困难;其次,当原水中含有漂浮物时,网孔易被堵塞,需要定期清理;另外,网格一般采用木材或竹材制作,使用寿命较短。为了克服网格反应的缺陷,笔者设计了涡流反应器,并在丹东化学纤维股份公司净水厂首次采用,效果令人满意,不但产水能力从2万吨/日提高到4万/日,而且沉淀出水可稳定地达到3度以下(混凝剂投加自动控制),滤后水浊度小于1度(均质滤料)。该项目从去年8月投产以来,经过冬季的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同样地好。
2 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核心--涡流反应器
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核心是涡流反应器,最初设计涡流反应器的目的是替代网格,克服其安装不便、易堵塞、寿命短等缺点。在污水处理工艺中使用填料的思想启发下,经过反复论证、计算和小型试验,最后笔者设计出了涡流反应器,其构造特点如下:
(1)空心球形结构,直径根据工艺需要确定,内外表面均打毛;
(2)表面开有小孔,孔径和开孔率根据工艺需要确定;
(3)采用ABS塑料材料,容重略大于水,壁厚由结构强度设计确定。
涡流反应器的构造特点决定它具有以下特性:
(1)无方向性,直接投入水中使用,相互堆积不堵塞壁孔,不需要固定安装;
(2)工厂化批量注塑生产,改造工程施工期短,便于推广应用;
(3)水流过孔流速、流向变化,加之内外壁面的磨擦阻力,使水流产生微涡旋流动;
(4)材料强度好,无毒性,耐腐蚀,抗老化,使用寿命数十年;
(5)在上向水流中会浮动和旋转,不会漂浮水面,也不易被漂浮物堵塞。
3 微涡流混凝工艺
微涡流混凝工艺的核心是涡流反应器,其工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水质、构筑物形状及前后序工艺配套要求灵活设计,有如下具体要求。
(1)尽量将水流组织成竖向流,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上或向下的水流,涡流反应器必须置于竖向水流中,否则会在反应器内产生絮体沉积。向上水流中置入涡流反应器形成的混凝区称为上向流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