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政治经济学(资)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教师姓名:张连城
教研室:国民经济学
2003年9月 日
总 则
本课程是经济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使学生着重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为学习其他经济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上课周数:16
周课时:4
授课班级:经济学院一年级本科生
使用教材: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经济日报出版社
导 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明确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的重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
参考书目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二版跋”;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二编,一;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一节及“关于雅罗申柯同志的错误”。
具体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出现;重商主义的理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观点。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开始;马克思的《资本论》创作史;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因;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三要素;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和四个环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可能性;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特有的、共有的、以及适合几个社会的经济规律。
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正确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什么是经济规律?它有哪些分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论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认识、利用经济规律的可能性,批判否定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唯意志论。
3、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4、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教学目的
通过剖析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经济细胞,使学生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为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的价值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决定是教学的重点;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例题讨论。
参考书目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3章。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简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出发点;从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符合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分类
三、商品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供求论”、“边际效用论”。
四、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是社会属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五、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具体劳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摄影讲座 8摄影构图二.ppt
- 摩天石.doc
- 摇钱树锁定高利润客户.doc
- 摘要∶跨栏跑是一项技术复杂.doc
- 摩托罗拉极品课件.ppt
- 摩托车产业集群新产品快速成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总结报告.doc
- 摩托罗拉的失败.ppt
- 撇脂策略.doc
- 摩托驾驶技术图解.doc
- 撬动地球的Google读后感.doc
-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 .pdf
- 中国消费品行业国际化:地缘政治风险及应对策略-安永-2025.pdf
- 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专题报告春江水暖供需改善企业盈利有望边际修复-25.pdf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pdf
- 金融科技动向2024年下半年_可搜索.pdf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pdf
- 2024-2025年中国并购交易分析报告.pdf
- 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专题报告春江水暖供需改善企业盈利有望边际修复-25032136页.docx
- 2025年中国AI Agent行业研究报告_可搜索.pdf
-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高端磁共振设备3.0T市场洞察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