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ppt

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 方法----术前检查1 视力、屈光度、眼压、眼底(三面镜)。 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 *前房ACD深度的测量: UBM 或 眼前节分析系统 或 A超 *水平子午线角膜直径W-to-W:卡尺 生物测量人工晶体度数 Anterior Crystalline lens ACD 方法----术前检查2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由STAAR公司专用软件计算) 方法----术前准备1 术前1周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散瞳 激光孔大小:0.5mm-0.8mm 抗生素、激素眼水和非甾体抗炎眼水 11:00 1:30 方法----术前准备2 术前1小时充分散大瞳孔 表面麻醉或球周麻醉 方法---ICL、TICL晶体装载法 正确装载晶体 ※ 显微镜下将ICL、TICL装入植入舱,正面朝 上,确定右前方的定位孔 ※ 人工晶状体镊夹住晶体光学区后外侧向前推入 植入舱,观察光学区两端定位孔连线与植入舱 中线一 致 ※ 将植入舱卡入推注器内,浸入BSS液备用 方法1 棉棒装载晶体.mpg 方法2 镊子装载晶体.mpg 手术切口(主、辅助) 注入适量粘弹剂(甲基纤维素) 植入ICL或TICL,防止晶体翻转 缩瞳 置换粘弹剂 *术后常规使用降眼压药预防高眼压 后房屈光晶体植入手术-ICL.mpg 后房屈光晶体植入手术-PC-PRL.mpg 方法----后房屈光晶体植入手术 ICL、TICL术后裂隙灯观察 结果----术中并发症(1) 1、角膜内皮、晶状体损伤 手术中粗暴操作导致不可逆转的角膜内皮、晶状体的损伤 2、虹膜脱出 切口隧道过短导致前房不稳定,引起虹膜脱出 3、前房出血 操作不慎损伤虹膜根部、睫状体引起前房出血 结果----术中并发症(2) 4、瞳孔变形 人工晶状体对瞳孔的牵拉损伤,瞳孔括约肌撕裂 5、人工晶体倒置 晶体表面有明显的标记,而且借助推注器可使得晶体光学区在前房内展开避免晶体前后面倒置。如果发生倒置,不能在前房内翻转晶体,这易损伤晶体及角膜内皮。应该扩大切口至4mm,充分粘弹剂保护下取出人工晶体,重新植入 结果----术中并发症后取出屈光晶体 结果----术后并发症(3) 并发症 例数 处理 瞳孔阻滞、高眼压 1 YAG激光虹膜周切扩大切口 白内障 1 ICL取出,行phaco、IOL ICL尺寸太大 1 ICL取出 ICL倒置 1 ICL取出,重新植入 视网膜脱离 1 视网膜复位术 ICL、TICL手术相比LASIK的优势 ICL、TICL术后视觉质量明显优于角膜屈光手术,根本原因是ICL、TICL植入不存在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组织损伤愈合反应、角膜组织张力改变,光学质量更好。前提要求术者具备准确、简捷的手术操作技术,保证术眼的最小损伤 可逆性是ICL、TICL手术的优势,角膜屈光手术则不可逆,因此一旦有并发症,影响视力的危险性更大。在同样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 ICL、TICL术后处理效果更好 结论 ICL、T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是一种可逆型屈光手术: 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术后较好的视觉质量及术后屈光状态的稳定性,且短期并发症少,具有较佳的可逆性、安全性! 展望(一) 大多数都是短期效果的一些观察,远期效果目前尚需更多的资料及随访时间。目前尚需改进的有: 1、手术医生的光学知识的掌握 2、处理术中并发症的能力 3、人工晶体植入后至少保持和角膜内皮及自身晶体在光学区有合适的距离 4、晶体植入后压力平均的分布在四个接触点上而使得不影响眼内稳定性 展望(二) 5、晶体的光学区设计的改进(良好的表面设计,符合生理几何学,直径与病人暗适应下的瞳孔大小匹配等) 6、人工晶体的型号改善,改进人工晶体植入后的稳定性 7、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Thanks your attention ! * * * * * * * * * * * * [Click] *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人工晶状体的发展 第一代?Ridley 早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之父,1949.11.29。John Pike, John Holt和Hardold Ridley共同设计 ) 第二代?前房角支持型 第三代?虹膜夹持型 第四代?后房型 第五代?可折叠型 第六代?可调节、多焦点、非球面、屈光、散光晶体 第七代?注入式等 我国最早于1954年由西安四院张锡华医师植入亚洲第一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正高度近视 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低度数后房人工晶体植入 有晶体眼前房人工晶体植入 有晶体眼后房人工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