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
摘 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潜移默化;德育渗透
一、前言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交流领域的深刻改革,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视或不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不可取的。最近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则让人痛心的报道:一个十二岁的学生,为了向奶奶要钱,居然把自己的亲生奶奶用砖头活生生地砸死了,然后在奶奶的口袋里取走了一百二十元钱,从而成为了我国最年轻的一个杀人犯。据调查,青少年犯罪是因为有近50%的人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这一群体又都处在犯罪的危险边缘。而如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也必然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同外在的不良影响仿佛在赛跑,谁跑得快,谁就在学生头脑中占有主要位置。因此,德育更应该注意从身边的事、从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崭新的教育手段,辅以鲜活的事例,形象生动地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魇谘?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教育
1.从课文题目入手,结合时代背景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在教《窃读记》,我抓住课题“窃”字,问:为什么说小作者是在“窃”呢?同学们经过同学们阅读课文,认识到当时林海音家庭贫困,但她又是那么的热爱学习,喜欢读书,所以,她就只能偷偷地在书店里看书;而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揭示题眼“窃”的内涵,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而且读书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2.让人物感染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好模仿、崇拜偶像是他们的特点,可以把课本中许多正直、勇敢、顽强、品德高尚的人树立成他们的榜样,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少年周恩来,《桥》中那个为了救村民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老汉,《金色的鱼钩》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将相和》中那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和能勇于改过的廉颇,14岁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小女孩乌塔……教师可以抓住这些鲜明人物形象,加以点拨,让他们的崇高形象感染学生,使同学们明白应该热爱什么,反对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可激起学生共鸣,为学生树立正面旗帜,使之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比如课文《乌塔》写了小女孩乌塔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事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讨论: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旅游到底好不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就热烈地讨论起来。持反对意见的学生认为:一个人外出旅游太危险,会遇到坏人,会迷路;小孩子没有钱,外出旅游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进行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只要自己做好充分的物质、知识、思想和安全等准备,自己是可以独自外出旅游的,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
3.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中进行,这种学习情景可能是教师预设之中的,也可能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产物。课堂生成给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供了一些精彩的契机,但不管如何精彩,都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如在《绝招》一文的教学中,课文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体验并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才能在得到语言知识的同时,生成捕捉知识、探索未知的智慧。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