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艺术无国界
雅俗共赏,是中国戏剧得以海外传播的重要元素
让民族艺术成为世界共享的艺术,白先勇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可谓近年来的典范。
2006年9月,美国西海岸上演了一出神秘而唯美的东方戏剧,其票价高达上百美元,绝大多数人压根不懂唱词意思。然而该戏公演12场,场场爆满,非华裔观众就占半数以上。
“实在太美了!”演出结束后,金发碧眼的观众站立鼓掌,掌声持续十几分钟。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盛况。
自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以来,到2016年9月,该剧已经在海内外演出290余场。
在全球化语境中,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正处于一种复杂多样的关系网络中。中国优秀戏剧艺术被带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经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被广泛传播,而中国戏剧同样也在不断汲取世界优秀戏剧的营养。
国戏“海传”渊源已久
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各民族地区的传统剧目更是形形色色,数以万计。
中国戏剧跨出国门的历史性转折点,是梅兰芳1930年的访美演出。
梅兰芳出国演出的成功,奠定了中国戏剧的历史性影响――梅兰芳体系被世界戏剧界列为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另两大体系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体系)。
如果再往前追溯,南宋至明清时期,中国戏曲就以皮影戏的方式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有一定规模的戏曲跨文化传播始于17世纪下半叶:广东潮汕地区的潮剧随广东一带移民,在东南亚国家落地生根。至今,泰国仍是潮剧的第二大故乡。
中国早期戏剧的大规模对外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到访中国的外国人的译介,比如18世纪法国传教士约瑟夫?普雷马雷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翻译了出去;二是19世纪上半叶中国移民外迁,把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带向世界,其中之一就是戏剧。
1855 年秋天,旧金山的一家西式剧院被改造成了中国式的上海戏院,这一事件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记者们惊讶于“光秃秃的舞台”。《加利福尼亚三角洲日报》的记者写道:“没有景片,没有幕帘,没有边厢,也没有天桥,更没有我们通常在西方剧院里见过的机械装置。”
“他们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旋律伴奏,贯穿整个表演。间歇时,他们吸管烟和雪茄以犒赏自己。”
因为听不懂人物对话,外国人多评点中国舞台的独特道具和华丽戏装。由于文化语境和成长背景不同,对于外国观众来说,中国戏曲往往“形”达眼中而“神”未达心中。
改造后的戏院不断演出中国戏剧,不断扩大着中国戏剧在美国的影响。其他国家如波兰也有诸如此类现象出现。
但这些影响并非全是正面的,更多中国人得到的回报是尖刻的讽刺,不少外国居民投书抱怨中国戏曲嘈杂扰民,请求禁止中国戏院敲打锣鼓铙钹。
19世纪下半叶以后,中国戏曲剧团代表中国传统艺术走向欧美,代表着真正意义上的戏剧跨文化交流的开始。
雅俗共赏最受欢迎
19世纪,俄国科学院院士瓦西里耶夫曾在自己所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如此评价《西厢记》:如果撇开语言、音乐不谈,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这样完美的剧本。
中国戏剧文学语言精妙、音乐典雅、写意脱俗,但瓦西里耶夫评价中国戏曲单从剧情入手,由此可以大致推测出,外国人看中国戏有“牛嚼牡丹”之嫌,他们以评价西方戏剧的眼光出发――更在乎故事情节。
中国戏剧疑起源于巫术,富有神秘的浪漫色彩,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相比故事情节,中国传统戏剧更重抒情性,更富于诗意。底蕴深厚的中华艺术精髓,一时间无法被外国观众领略,实为遗憾。
青春版《牡丹亭》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曾表示,她注意到,华侨华人观众多半会欣赏表演,而美国观众主要是欣赏故事,被剧情所感动。
据专家统计,中国古代戏曲被翻译介绍到海外的作品有将近五十种,其中,《西厢记》《灰阑记》《汉宫秋》《桃花扇》《长生殿》等在海外甚受欢迎,有多种译本。
这些在国外大受欢迎的戏,在国内也是重头大戏,它们不仅文学性强,浪漫抒情色彩浓郁,辞藻华美,同时故事情节也饱满曲折。雅俗共赏,既能吸引内行看表演艺术,又能召唤外行看热闹,是中国戏剧得以海外传播的重要元素。
民族?术也能感染世界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旧金山,是移民借戏解乡愁的集中之地。1912 年,美国人哈里?本里默和乔治?黑兹尔顿借鉴中国戏曲艺术创作了《黄马褂》,此戏上演之后,首演周期就是三年,这一轮漫长的三年刚结束,立刻又被人重排在纽约上演,依然场场爆满。
创作者曾表示,有一个中国人说过:“西方人可能觉得中国人以一堆椅子代表一座山很可笑,但在我看来,西方戏剧中画出来的水不会流动,把一捆破布当作婴儿也同样滑稽。”
中国戏剧里的舞台观念和戏剧法则,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启迪了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初中数学趣味数学竞赛课件(共43张ppt).pptx VIP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岗前)PPT课件.pptx VIP
- 常用电气形符号表.doc VIP
- DBJ51-143-2020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 黑龙江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管理办法.doc VIP
-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课件 模块3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检修.pptx
- TSGZ8001—201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去水印版).pdf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件 3.1 电机控制器检测与故障诊断.pptx
-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