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真假假“水果病”
儿童应该避免空腹吃荔枝,并且要适可而止
在生活水平较低的时候,人们把水果当做奢侈品,比如供奉祖先和神灵的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水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成了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膳食指南中,也总有水果的一席之地。
不过,随着水果食用量的增加,因为吃水果而得病的传说也越来越多。水果病,真的存在吗?
荔枝病:真相逐渐被揭开
在中国,人们经常说吃荔枝会“上火”。
“上火”不是一个科学术语,而是人们对许多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症状的统称。因为吃荔枝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可能有腹痛、腹泻、胀气、晕眩,等等。
印度有个叫穆扎法尔布尔的地区盛产荔枝。每到荔枝成熟的5~7月,当地有许多人会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大多数是15岁以下的孩子。比如,在2013年和2014年,患者总数超过了500人。这些病人死亡率很高,2013年高达44%。此后,人们发现病人往往同时存在低血糖症状,在针对低血糖进行处理之后,2014年的死亡率就下降到了31%。
除了印度,越南北部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也较高。科学界对它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许多研究,目前可以确认的是,这种疾病跟吃荔枝有关。
致病的原因很可能是荔枝中的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MCPG)。这两种毒素可能影响人体内与糖有关的代谢,从而导致低血糖。
荔枝本身含有比较多的果糖。有一些人对果糖不耐受,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还有一些人,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果糖可能导致低血糖。所以,大量吃西瓜和荔枝,都可能使一部分人出现不适。
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证据看来,荔枝中的这两种毒素和果糖,都可能与荔枝病有关。
荔枝跟荔枝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科?W家们会继续探索。对于公众来说,荔枝还是可以继续吃的,只是要注意:没有成熟的荔枝中毒素的含量更高,所以要吃成熟的荔枝;“儿童”“空腹”“大量”是荔枝病的风险因素,也就是说,儿童更应该避免空腹吃荔枝,并且要适可而止。
胃柿石:传说过于夸张但确有其病
每当柿子上市的季节,朋友圈里就会流传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或者吃螃蟹、海鲜等),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
这个传说很夸张,也从来没有权威的信息来源。不过柿子中的单宁,的确可能导致“胃柿石”。
单宁也被叫做“鞣酸”“单宁酸”或者“没食子酸”等。它们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在柿子、石榴、蓝莓、坚果等食物中含量比较高。
根据在水中溶解性的不同,单宁可以被分为“可溶性单宁”和“不可溶性单宁”两类。可溶性单宁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吃进嘴里,就能与舌头表面或者唾液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让舌头发干、收缩。这种感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涩”味。
到了胃肠中,可溶性单宁也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后沉淀在胃肠中也不能被分解。我们的胃里有胃蛋白酶,作用是消化蛋白质。如果吃下含有大量可溶性单宁的柿子,这些单宁会与胃蛋白酶结合,就会让胃蛋白酶失去活性,也就无法再去消化蛋白质。它们还会与胃中的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胶、纤维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就会形成“胃柿石”,意思是像石头一样坚固。胃柿石可能造成消化道阻塞,导致腹痛。
实际上,如果吃下很多单宁,即使没有与这些高蛋白食物一起吃,也同样可能出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食物在胃中有相当长的排空时间,你觉得没有“同吃”,但此前吃的食物还有一些停留在胃里,同样可能有蛋白;另一方面,如果胃里没东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腹”),单宁就有更多机会与胃壁接触。它们与胃壁上的蛋白质结合,也会造成胃不舒服。
但“胃柿石”并不致命。只要及时就医,医院有成熟的办法解决问题。
柿子中的可溶性单宁到底有多少,跟柿子的品种和成熟状态有关。柿子在生长过程中,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先是逐渐增多,等到柿子成熟软化后,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又会逐渐降低。对于那些单宁含量高的柿子,人们也有很多办法来降低它的含量。在生产上,这种处理称为“脱涩”。脱涩之后的柿子,单宁含量降低了,吃起来也就不涩了。
对于食物中的可溶性单宁,我们的舌头是灵敏的检测器。如果柿子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较高,涩味就很明显。所以,对于柿子,只需要记住一条:不要吃涩的柿子。
谣传的“水果病”
猕猴桃和菠萝,有人对其中的蛋白酶过敏。不过,它们只是很小众的过敏原,大多数人用不着担心。
除了这些确有其事的“水果病”,社会上还流传着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最著名的有两个。
一是“药水泡荔枝导致手足口病”。所谓的“药泡荔枝”,其实是把采摘下来的荔枝用杀菌保鲜液处理一下。许多合法规范经济实惠的“药水”,并不会危害健康。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儿童中经常发生。泡荔枝的“药水”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GZ8001—201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去水印版).pdf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圆明园的毁灭观后感.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件 3.1 电机控制器检测与故障诊断.pptx
-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pdf
- 汽修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网络改造设计方案.doc VIP
-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读后感.docx VIP
- 旅游大数据(北京第二外国语)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西门豹治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