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季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
【摘要】在春季集约化穴盘育苗过程中,为有效控制番茄幼苗下胚轴伸长,防止番茄苗徒长,提高壮苗指数,该试验采用叶面喷施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壮苗1号、生根粉、矮丰素、多效唑对春季番茄育苗生理指标及壮苗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和壮苗1号处理幼苗后,番茄苗质量明显提高,且多效唑处理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壮苗1号、生根粉、矮丰素、多效唑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番茄幼苗的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重和鲜重、根表面积及根尖个数;多效唑和壮苗1号处理可提高番茄幼苗壮苗指数,多效唑处理壮苗指数较CK提高121.05%,壮苗1号处理较CK提高63.15%。因此,稀释1000倍的多效唑处理时育苗效果最好,而壮苗1号作为一种新的化控投入品,可有效提高番茄育苗质量。
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中国番茄集约化穴盘育苗的种植率已达30%以上[1],并且是国内外工厂化穴盘育苗数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俗话说“苗好三成收”,育苗不仅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果类蔬菜早熟丰产的基础。集约化育苗,因育苗量大,幼苗密集,在高湿、弱光等不良环境,易导致幼苗徒长,严重影响其丰产性。
前人研究表明,可采用化控方法,调控番茄幼苗株型,以达到防止幼苗徒长,提高育苗质量的目的。目前,国内生产上用于抑制番茄徒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缩节胺(DPC)、烯效唑(S-3307)。尚庆茂曾在研究中提到[2],多效唑通过叶面喷施、灌根等方法均可有效降低番茄苗株高;矮壮素溶液(25 mg/kg)喷施番茄幼苗可防止秧苗徒长,达到壮苗效果。王洛彩等研究表明,在番茄苗二叶一心时用不同浓度多效唑(20、40、60 mg/L)均匀喷施叶片能降低番茄幼苗的株高,增加茎粗及茎粗与株高的比值,同时根系活力有所增强,根系吸收面积增大,其中40 mg/L浓度的多效唑效果最好[3]。喷施多效唑还能明显增加番茄幼苗的抗寒性,150~200 mg/L浓度的多效唑效果最好[4]。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效果也存在差异。现阶段菜农或育苗场技术人员,在育苗阶段大多数会选用以多效唑或矮壮素为有效成分的商品调节剂来调整番茄株型,但不同商品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同,育苗效果也会存在差异,若使用有误则会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该试验收集市场上常见的3种商品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粉、矮丰素、多效唑)和1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发的化控投入品“壮苗1号”进行试验对比,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种类和浓度,以期为北京地区番茄集约化穴盘育苗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16年3月4日~4月11日,在北京市绿富农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日光育苗温室内进行。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粉果型番茄‘迪安娜’(寿光三春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的以色列抗TY早熟粉果番茄)。育苗容器为105孔穴聚苯乙烯穴盘,采用山东德鸣的商品基质。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有4种(表1)。
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5个处理,分别按照商品说明使用,处理依次为纯净水、壮苗1号500倍液、生根粉1000倍液、矮丰素500倍液、多效唑1000倍液,在第1片真叶刚出现时进行喷施,以纯净水为对照;每个处理9盘苗,3次重复,随机排列。播种后,按照常规浇水要求,摆放于育苗床架进行统一管理。2016年3月
4日播种,3月15日第1片真叶出现时进行叶面喷施1次,以叶片上均匀覆盖而不下滴液为标准,每个穴盘均匀喷施工作液,总量不超过15 mL。4月11日,统一采样测量。
测量指标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处理幼苗株高(茎基部至生长点)、茎粗(子叶处)、叶片数、叶绿素、根表面积、根尖数、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鲜质量,并计算幼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叶绿素用日产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叶片,每个叶片测定3次,取平均值;将番茄幼苗根系洗净,采用Epson Perfection V700 Photo根系扫描仪对根系进行扫描,通过Win Rhizo根系分析仪对根系进行分析,测量指标包括根系长度、表面积、根尖数;幼苗地上部及根系鲜重用电子天平测定,测完鲜重后,将幼苗放入烘箱,105℃杀青20 min,80℃烘干至恒重,测干重;根冠比=植株地下部鲜质量/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壮苗指数=[(茎粗/株高)+(根干质量/冠干质量)]×全株干质量×100[5]。
统计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处理,经过Excel转换以后,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水平为P=0.05。
结果与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