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鉴赏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
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试题分析】
比较明显,首先是采地黄者与买地黄者的对比,一个是生活于农家,以采地黄度日的农民,迫切需要卖掉地黄来谋生,一个是生活在“朱门”的白面郎,买地黄来喂马,还要讨价还价;其次是人与马的对比,采地黄者受饥挨饿,而“朱门”的马却以地黄为食,通过对比揭露出人不如马、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批判的主题。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中的作用。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韩揆之江西
李季兰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西江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注】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指,一作“招”。西江,一作“江西”。长江在武昌一段称为西江。湓城:在今江西,是韩揆要去之地。夏口:今武昌。衡,一作“随”。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与《诗经·氓》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样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B.颔联写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的孤舟远去,思绪万千。
C.颈联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情景:朋友一去,只怕音信阻绝。情感意蕴耐人寻味。
D.颔联与颈联一实一虚延伸了时空,为尾联的抒情作了铺垫。
.从全诗来看,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一、
1.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心绪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之久,至此全诗的情感得到升华。作答这类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①结构上,根据诗句所在的位置去判断它的作用;②内容上,理解诗歌大意,联系语境去分析诗句在诗中的作用。
2.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景物描写中寄寓着独守闺房的主人公的幽怨之情。③以乐景衬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反衬主人公的孤单寂寞,抒写主人公心中的哀怨伤感。
勃勃,女主人公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
诗歌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路途遥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中。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凭香气盈袖。诗的最后两句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诧异。其实,对花落下“抑”的一笔,正是为了“扬”“但感别经时”这一主题。无论说花珍贵还是不足为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曲折跌宕中,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A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首联不是以乐景写哀情,并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诗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1Art1WarmingUpPre_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1Art2LearningaboutLanguageUsingLanguage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1Art3Grammar&Writing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1Greatscientists2LearningaboutLanguageUsingLanguage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1Greatscientists3Grammar&Writing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1Greatscientists1WarmingUpPre_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2Poems1WarmingUpPre_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2Poems2LearningaboutLanguageUsingLanguage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2Poems3Grammar&Writing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专题Unit2TheUnitedKingdom2LearningaboutLanguageUsingLanguage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每周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周末培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每周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周末培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每周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5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