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一件事-常熟徐中心小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令人难忘的一件事-常熟徐中心小学

构建“以美至臻”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课题论文 传承智林文化 谱写智慧新曲 ——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综述 朱伟康 徐月明 “……予尝以事至其乡,乃相地于智林寺之旁,有已废僧房数楹,四围榆柳,清溪萦带,坐久闻钟罄声,叹曰,此真读书地也。……” 这是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昭文县县令康基田创建智林书屋时撰写的《智林社学记》碑文部分内容。“智林书屋”成为徐市延续两百多年的文脉,学校重回“智林书屋”原址,是缘分,更是使命,只有赋予学校高品质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品味,才能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 传承智林文化 学校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时间的厚度、文化的积淀往往使她彰显出一种优雅的教育风度。学校新建重回故地的契机,更要求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悟读百年,深思熟虑,静心思考——如何与厚重的“智林文化”融为一体? 秉承“书屋文化”精髓,围绕“智林文化”进行设计,挖掘其内在的意义。如,就如何塑造学校的理念识别系统,学校上下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形成共识,因为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校对智林哲学、智林文化内涵、办学宗旨、办学方略、校训、三风、学校特色、学校口号、学校精神等方面都进行了解读。“智林”意为“智慧之林”,学生在“智慧之林”中探索求知。智欲圆行欲方,有智慧也;心欲小志欲大,有豪气也;智圆者无不知,有涵养也。有智慧,有豪气,有涵养,才能行走天下,故学校的校训为“智行天下”。我们确立的智林哲学为“大美涵养人生,智慧行走天下”,办学宗旨为“智领人生,共赢未来”,办学方略为“以美润心,以智育人”。“团结一心,同伴互助,充满自信,追求卓越”是百年智林的精神内核…… 再如,整体设计了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规范了校徽、校牌、校标、校旗、信封等各类对外展示的视觉标准,较好地展示了学校形象。如,校徽构图紧扣校训、校风,采用传统圆形。中间为深红色篆体 “智”,用古朴的篆刻艺术手法体现,外环朱红色校名,外加两圈深红色细边,传达一种古典意蕴和学校历史的厚重感。构图采用深红色,在学校建筑赭色基调下更加显现、醒目,并与学校建筑色彩和谐一致。校徽的蕴意,学生们在“智慧之林”中漫步,传递智慧火种,感受智慧力量,启迪智慧人生。 “……尔智者,心之德也,孟子言,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事亲从兄智之实。而惟学,乃所以致其知;致知者,扩充其知爱、知敬之良以驯致乎,无不知此智之实德也。……” 这是《智林社学记》中的描述。追溯文化历史,探寻学校根脉,努力体现智林文化。 谱写智慧新曲 社会在发展,新校建造不可能复制“智林书屋”的建筑,特别是现代教育功能性需求对教学设施设备有了更高的标准。“智林书屋”创建时的见证物——百年银杏、千年古井、宋清石碑、历代名人等,都是历史文化语言最好的表达载体,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宝物。因此,新校在整体布局上巧妙融入“书屋”的元素,始终以“智林书屋”文化和“以美至臻”理念为统领,并紧扣“智”与“美”进行设计,努力做到大气、精致、灵动、至臻,让校园文化建设能透射出它的书屋精神风貌和智林文化内涵,形成一幅超越时光的生动画卷。 因校制宜,精心设计,校园建筑、校园环境呈现本土校本的特色。一是建筑彰显特色。俯瞰校园是一个草书“美”字,而新校建筑在现代风格中融入江南水乡特色,赭墙灰瓦,颇具学院风范。二是景观与功能互赢。新校不论是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搭配合理和谐,既互不影响,又增添校园灵动之美。智林书屋、校史馆、艺术馆、收藏馆、灯谜馆、传统教育馆特色鲜明;画苑、琴苑、书苑、墨苑、谜苑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得益彰,配以生动的雕塑,古朴的碑刻,精美的砖雕。三是绿化体现个性。书苑、墨苑内,老校的垂丝海棠、木香等搬入其中,春天满树的海棠花、木香花蓬勃开放,如喷花的飞泉,彰显勃勃生机。 细节入手,让物质景观成为“智林文化”的载体,成为他人无法企及的“唯我”景点。漫步智林广场。广场正中“智行天下”的校训石与古朴石纹配以靛蓝字迹的《徐市小学赋》相得益彰,笔画精神,言辞振奋。右边的草坪花坛里,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关于“智”与“美”的名言,展示在石头竹简上,体现“聆听智慧”之意,以此教育学生要倾听“大家”的智慧之言,并将其转化为动力及行动。左边草坪花坛里,三组九副展示学校“三风”的带有古朴色彩、具有教育元素、体现学校文化的屏风,格外醒目,鼓励着师生努力做一个学识渊博,勤于思考,有智慧的人。 在画苑、琴苑里。墙体上,展示着明清时期徐市地区两位著名画家周之冕、王石谷的砂岩浮雕;调色板状的草坪里,矗立着“ART——艺术使人完美”之意的雕塑,简洁的艺术化的表演手法,每时每刻在熏陶着学生。用黑白地砖铺设的琴键,加上草坪组成的音符,与挺立的古琴雕塑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视觉冲击力。 徜徉谜苑、书苑。一幅从古到今的灯谜流源图组成的砖雕墙映入眼帘,8组72副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