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万间托起云龙群众安居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厦万间托起云龙群众安居梦

广厦万间托起云龙群众安居梦 王瑜 高勇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古树下的温馨 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乡愁乡韵, 宜人宜居……在鄞州区云龙镇这片水乡, 一座座村庄如棋子般散落其上, 村外绿树如云, 村里安静祥和。一幢幢整齐的新楼, 一条条宽阔的村道, 勾勒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画卷。生态公园、文化礼堂、垃圾处理站……以前城市才有的公共设施, 如今在这里的村庄随处可见。 为提高村民的生活居住品质, 云龙镇一直不遗余力。今年, 围绕“十里水乡, 品质云龙”的发展目标, 云龙镇大力推进新村建设, 加快完善配套设施,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农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乡村魅力再现, 农村不再是那个“回不去的故乡”。 (上图) 俯瞰云龙, 高楼鳞次栉比 (下图) 文化礼堂:让乡愁与乡情亘古长春 PART 1新村建设让村民过上都市生活 “做梦都没想到, 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5月13日, 云龙村安置房分房抽签活动在云龙镇文化中心举行, 参与抽签的144户村民, 个个笑容满面, 互相打着招呼。 安居, 是百姓最朴素的追求, 也是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自启动新村建设工作以来, 云龙镇加快马力, 近5年完成新村拆旧约8万平方米, 新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镇里涌现出了上李家村、陈黄村、云龙村等一批发展全面、宜居乐业的新村建设示范村, 农村旧貌换了新颜。 云龙村一期完成抽签安置, 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预计2020年可完成;上李家村一期、二期、三期已经完成, 四期正加紧建设中;双桥村一期结顶, 正在外墙砌体, 二期开始方案完善, 资金测算……今年以来, 一个个新村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要有居, 更要优居。在新村建设过程中, 云龙镇坚持抓规划促品质, 投入大笔资金建设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 积极打造“十里水乡·品质云龙”的宜居小镇。今年以来, 甲村大方桥道路改建工程和云彩路西段改造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 福庆路至打石弄连接道路通车, 云龙嘉苑三期主体基本完工, 长山江路延伸段新建工程、南丰路至打石弄道路修建工程和荻江停车场改造工程等项目施工顺利。 楼高了、路宽了、车多了……近年来, 云龙人目睹着新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应亚定是云龙镇荻江村第一批享受到新村建设成果的村民。几年前, 因为农村居住环境差, 她把家搬进了鄞州新城区。现在, 她再次把家搬了回来。“新村建好了, 道路通了, 周边配套也完善了, 去市区坐个公交车也很方便, 住在老家更舒适。”应亚定笑着说。 PART 2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美丽家园 “推进新农村建设, 不是简单地建设‘新村’, 不能随便搞拆迁、盲目上工程, 更不能强迫农民集中建房, 增加农民负担、损害农民权益, 而要以人为本, 从农民最希望解决、最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一句话,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云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什么?怎么建?这是开展农村新村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村民最有想法、最有发言权。2008年, 通过对党员、村民代表的反复走访座谈, 最终, 上李家村党支部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配套、联户自建”的新村建设新模式。 以往, 新村建设以镇、村两级为主导, 前期工作群众主动参与少, 无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新村建设存在着旧房难拆、建设缓慢等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充分考虑该村面积小、房屋密度低等实际情况, 村里采用“联户自建”的模式, 尝试以新的思路开展新村建设。 (左图) 红墙黛瓦、如诗如画的上李家村 (中图) 喜庆热闹的舞龙活动 ??下载原图 “联户自建, 就是让一定范围内的村民自我协商决定是否进行改造。”上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德龙介绍。对村民联户自建的工程, 实行村民参与的公开招标, 由村民自主决定中标单位。房屋的套型由村民自行选择, 用什么建材由村民自行定夺, 建造中房屋质量由村聘请的工程师和村民共同把关。这样就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 相比统一建造费用大大下降, 减轻了拆迁户的经济负担。 得益于“联户自建”模式, 上李家村新村建设工程推进顺利, 新村一期、二期、三期已相继建成, 248户村民搬进新家。走进上李家村, 一幢幢排列整齐的新楼、气派的别墅, 让人仿佛进入城市高档小区。 与上李家村的“洋气”相比, 云龙镇任新村的古色古香又是另一番风味。走进任新村, 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子, 尽显江南风情。针对多谷自然村老房子多、老底子味道浓厚的特点, 该村立足实际, 采用整体改建模式, 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开发。一方面, 通过改造绿化、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 提升村民的生活舒适度;另一方面, 充分挖掘特色文化, 提升文化韵味, 让一个个“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