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测量学科发展专题报告(草稿v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体测量学科发展专题报告(草稿v1)

天体测量学科发展专题报告 (草稿) 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 多波段天球参考架研究 近十多年来,天体测量与天文参考系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天体测量观测精度、观测能力和效率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基本天体测量领域,已经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天文参考系研究拓展到天文学研究的众多领域。同时,高精度的天体测量与高精度天文参考系更进一步确立了其在天文学中的基础地位。其中标志性的成就当属ESA空间天体测量卫星Hipparcos的成功发射和项目实施,由此获得大样本恒星的天体测量观测数据,建立了光学波段的高精度国际天球参考系。 Hipparcos计划之后,国际上当前天球参考架研究的特点是开展大样本、多波段、高精度的巡天观测。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各国纷纷提出了第二个空间天体测量卫星的计划,如Gaia、 MAPS (全称Milli-Arcsecond Pathfinder Survey)、JASMINE(Japan Astrometry Satellite Mission for Infrared Exploration)以及SIM、PlanetQuest等,这些卫星大多将在2012年前后发射,结果则估计需迟至2020年左右发表。 (2)地面观测从依巴谷星表向暗星扩充,包括以下3项工作:(a)已发表的星表有:Tycho-2、UCAC-2(全天星表将在2008年上半年发表)、GSC 2.3,USNO B1.0,后2项星表己包括数以亿计的天体,星等至21 mag左右;(b)基于银河系结构和演化的研究,开展局部天区的巡天计划,如SDSS、QUEST、WOCS、DAS等,这些计划都包括了精确测定天体测量参数内容;(c)研制新的地面天体测量望远镜,如美国海军天文台提出研制一架新的望远镜URAT(USNO Robotic Astrometric Telescope),计划于2010年得到完备至20mag的高精度天体测量全天星表。 (3)构建多波段参考架包括γ、X、紫外、光学、红外、亚毫米和射电参考架,现在已建立光学、红外和射电参架。 其中1997年发表的依巴谷星表(Hipparcos Catalogue)是ICRF在光学波段的实现,已在天文、测地、空间研究等领域广泛使用; 1997年23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通过用VLBI方法建立的国际天球参考架作为准惯性的参考架,并在1998年1月1日采用。至2004年,总共有776颗ICRF射电源分布全天,每8((8(有1个源。坐标精度平均为±0.25mas,参考架的指向稳定在±0.014mas 以内; 红外参考架是由2MASS和DENIS两本星表构成,是ICRF在近红外的实现。 尽管已经做了许多有关γ、X源寻找光学、红外的对应体的工作,现在已有6000颗依巴谷星和~14 000颗Tycho–1星在ROSAT的巡天中找到X射线源的对应体,然而全波段的7个(γ、X、紫外、光学、红外、亚毫米和射电)参考架只有3个给予实现,其他4个波段和全波段的综合参考架有待今后解决。 (4)微角秒天体测量参考架 Gaia 的观测资料将给出微角秒量级的恒星位置精度,4 μas (V=10 mag)、10μas(V=15 mag)、200μas(V=20 mag)。从依巴谷至Gaia给出天体的位置精度将是一个飞跃:从亳角秒至微角秒。观测精度达到微角秒量级后,其归算也必须在相对论框架下进行。鉴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2006年第26届IAU大会上成立了“基本天文学中相对论专业委员会(第52专业委员会)”,其科学目标为在相对论框架内确定基本天文的几何和力学概念,并给出基本天文中所用的数学和物理公式。 除了上述关于天球参考架诸项研究方面外,对于重要天体测量参数之一的视向速度测定工作,依巴谷没有测定视向速度,而Gaia将给出亮于16-17 mag 星的视向速度,其精度为1―10 km/s。在Gaia发射前提出的视向速度的RAVE(RAdial Velocity Experiment)巡天计划,计划在2003 -2010年期间用英澳天文台(AAO)的UK 1.2 m的Schmidt望远镜测定南天亮于16 mag近百万个天体的视向速度(精度为2 km/s)。这个恒星运动学的数据库将比现在提出的其他巡天计划大3个数量级。 2.天体测量数据在银河系研究中的应用 依巴谷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建立了光学波段的高精度国际天球参考系,同时为银河系天文学研究提供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观测资料。Hipparcos自行和视差资料,对银河系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银河系精细结构、银河系距离尺度等研究工作都给予了极大的推动。图1给出了Hipparcos对毕星团结构研究结果的比较示意图。 图1:根据地面观测、依巴谷和预计从Gaia得到的毕星团距离及其误差 伴随空间天体测量发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