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臀肌挛缩病人的护理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7例臀肌挛缩病人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47例臀肌挛缩病人的护理体会 祝艳红 崔玉洁(通讯作者) 段玉莲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3)   【摘要】 目的:总结臀肌挛缩症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对47例臀肌挛缩症进行术前护理,术后功能康复的训练,并随访观察中长期疗效。结果:其中45例患者术后经8个月~24个月的随访,其中优31例, 良12例,可2例。结论:臀肌挛缩松解手术可有效治疗臀肌挛缩症,术后个性化护理指导,循序渐渐地进行康复训练,坚持随访指导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臀肌挛缩;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198-02   臀肌挛缩症多是由于患者儿童时期反复多次臀部肌肉内注射引起的,所以又称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常因患者家长发现患者步态异常,双膝不能靠近来就诊,临床表现为:(1)步态异常,跑步时下肢外旋、外旋状;(2)站立时,双下肢不能完全靠拢;(3)坐位时,双膝分开不能靠拢;(4)蹲位时体征有两种变现:一部分病人变现为下蹲过程中,当髋关节屈曲近90deg;时,屈髋受限,不能完全下蹲;此时双腿向外画圈,才能蹲下;另一部分病人表现为下蹲时,双髋外展、外旋位,双膝分开,双腿呈蛙式状。多数病人活动时髋部有弹响,臀部可及一挛缩带[1]。部分患者X-线片可见股骨颈干角gt;130deg;[2],骨盆平片上骶髂关节旁靠近髂骨翼处存在纵行致密线影[3]。目前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是惟一最有效的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共收治了6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其中47例进行常规开放性臀肌挛缩松解术,术后进行随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6~28岁,平均17.6岁,6~9岁6例,10~15岁18例,15岁以上23例,均为双侧病变。农村患者42例,城市患者5例,患者病史均较长,31例患者可由父母追忆起幼年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史。   1.2 手术方法   依据患者条件及麻醉师建议:年龄较小、无法配合的患者在全麻手术,可以配合???患者在腰麻下手术。侧卧位,采用沿臀大肌走行方向作斜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挛缩带及髂胫束,分离并切断挛缩带,松解臀大肌及髂胫束。手术结束前台上被动活动患肢,达到屈髋自如,无弹响,结束手术。   2.护理   2.1 术前教育   此疾病患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它不仅影响患儿的健康发育与形体的塑造,还易导致未成年人形成内向自卑心理, 患儿及家长希望通过手术改变目前的状况,对手术的效果期望也很高。入院后陌生的住院环境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同时手术后的效果也存在担心。此时需要护理查房或巡视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现,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保持乐观的精神、积极的心态,以消除恐惧和顾虑。同时教会患者床上如何正确翻身,患者术后床上大小便以及便器如何使用。   2.2 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给予双下肢并膝伸直平卧位,若患者麻醉尚未清醒可用绷带将双膝并拢固定,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严密观察双下肢末梢血运,以排除血管损伤。待麻醉药物作用消失,检查下肢感觉活动情况,排除坐骨神经损伤。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保持引流通畅,敷料渗透,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待渗血或引流量较少,拔除引流物。   2.2.1床上功能锻炼 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静位收缩练习[4],踝关节、足趾运动,加紧臀部肌肉运动,每次坚持几秒钟,3~5组/日,10~20次/组。拔除引流前指导患者在床上行关节屈曲及肌力练习:主动直腿抬高,双下肢交替运动,并屈曲膝关节;患者逐渐适用后,病床上侧卧,屈膝屈髋位,尽可能使膝关节贴近胸壁,可用双手辅助屈曲,3~5组/日,10~20次/组,或可使用CPM机辅助进行锻炼,防止松解的肌肉筋膜再次粘连。术后1~2天患者伤口疼痛、麻醉副反应较明显,注意及时通知管床医生采取必要止痛等措施,减少患者痛苦,依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   2.2.2下床后功能锻炼 患者拔除引流后,指导患者床边坐起,然后扶起患者站立,待患者可以站稳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下床第1天始,指导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患者需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上肢向前平伸,家属或护理人员扶住其双手,指导患者双足交叉沿直线行走,循序渐进,行走距离逐渐增加,以患者可耐受而不感疲劳为准。下床第2~5天,指导患者进行下蹲练习:双膝主动并拢(必要时绷带将双膝缠绕),双足并拢,足不要离开地面,开始时动作一定要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