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防治老年人心脑血管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未病”防治老年人心脑血管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治未病”防治老年人心脑血管病 云南省中医医院 650032 衰老是人生发展规律,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由于机体不断老化,发生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脑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增加,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高,病程长,病势缠绵,病情复杂,康复也较缓慢。甚至几乎不能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故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非常重要,是中老年疾病防治的重点。 《黄帝内经》详尽叙述了人衰老过程。《灵枢bull;天年篇》云:“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发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衰,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指出机体从4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递增,脏腑、组织、器官逐渐衰退老化,每隔10年,就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告诫人们,有病早治,医生也应抓住时机。《素问bull;四气调神大论》亦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之治未病学说。强调防患于未然的积极预防思想。 心主身之血脉,“老者之气血衰,脉道涩”(《灵枢bull;营卫生会篇》),“血气泣”(《素问bull;病机气宜保命集》),这是老年人的病理特征。由于老年人心气衰弱,运血无力,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可出现血脉瘀阻,正如《灵枢bull;天年》所指出的“六十岁,心气衰,……血气懈惰”,故老年人常出现的心痛、胸痹等病证,与血运不畅有密切关系。 脑为元神之府,人之记忆、灵机、意识、思维在于脑。脑内充精髓,老年人肾精已亏,髓海也不足,脑失所养,常见元神异常。若痰浊阻于脑络,使脑失所养,也可致元神异常。元神异常表现在健忘、痴呆、癫狂、失眠等。风痰扰脑,脑失清定,还可见眩晕、中风等病变。 为了制服这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人类使出了浑身解数:控制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胆固醇等,在这场保卫人类生命健康和尊严的战争中,心脑血管疾病似乎并没有败下阵来。心脑血管疾病不仅致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还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现已证明,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近300种,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不平衡膳食、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10种。后8种都与生活方式相关,是可变的。因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尤为关键,而这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观点不谋而合。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治未病”具体措施: 1、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脂血症与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等都与膳食营养有关。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营养因素十分重要。 《素问bull;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合理安排饮食,可以保证机体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外邪的力量。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250~400克;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300~500克和200~4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吃125~225克(鱼虾类75~100克,畜、禽肉50~75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和相当于干豆30~50克的大豆及其制品。第五层塔尖是烹调油和食盐,烹调油每天不超过25或30克,食盐不超过6克。 还应做到饮食不“偏嗜五味”。⑴食不过甜:在热量满足机体需要的情况下适当控制食用含糖高的食品,如米、面等粮食类,不吃零食、糕点、糖果、甜饮料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应严格限制糖类摄入。⑵食不过咸: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而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则不应超过3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3克盐除食盐外还包括鸡精、味精、蘑菇精、酱油等一切含钠离子的调味料及食物。⑶食不过辛:除了辣椒、花椒、咖喱等辛辣调味料,酒也属于“辛”类食物。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⑷食不过腻:限制脂肪过高的食品,如动物油脂(猪油等)、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可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必要时可以额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