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课讨论一例赵曙光.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课讨论一例赵曙光

统计课讨论一例 赵曙光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危险 因素预测性比较 -材料来自《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第3卷第1期page4~6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 研究及预测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以探讨其预测模式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存活时间48hour创伤病人578例 研究方法 1 组织损伤应用AIS-ISS评分 2 生 理参数应用APS-APACHEIII评分标准 3 伤前状况包括年龄、性别及有无慢性疾病 4 临床因素以伤员入院后救治时间、复苏状况、以及并发症感染等情况分组 实验结果:MOF伤员相关因素的比较 著者统计处理方法及得出的结论 1 对不同情况进行t检验,率比较用x2检验 2 作者得出的结论:MOF发生前的相关因素中,高危伤、氧代谢障碍和休克的患者不仅其发生率高且发生时间较早,与之相比均有显著性P<0.01,而有感染的伤员发生时间相对较迟P <0.01,慢性疾病对MOF影响也有显著性P <0.05,但大量输血及年龄因素则无明显影响P>0.05 评 析 这位学生仅仅提出了几个问题,但未解答就结束了他的发言。 原作者所做的研究属于回归性分析临床资料,谈不上什么实验设计问题。 应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整理和分析现有的临床资料。 评 析 从原作者呈现资料的方法可以看出,他是按“伤情”、“休克程度”、“有无并发症”等相关因素分别对伤员进行测量或计数。 因此,也只能选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资料了。 评 析 原作者所犯的主要错误是仅用单因素分析法处理原本属于多因素的问题。 产生错误的根源是: 缺乏收集、整理和分析多因素资料的经验和知识; 评 析 正确的做法是: 将全部578名伤员的全部资料按如下的格式创建数据文件: 编号 性别 年龄 伤情 . . . 1 男 32 高危伤 . . . 2 女 23 低危伤 . . . 评 析 正确的做法是: 然后,对此资料作各种一元和多元统计分析。 包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率的假设检验; 相关与回归分析等 * * >0.05 8.68 81.69 ±34.25 >6单位 输血 6.96 76.30 ±31.42 ≤6单位 5.50 112.42 ±34.21 ≥﹣6mmol/L <0.01 11.73 54.61 ±23.36 <﹣6mmol/L 碱缺 7.02 73.82 ±37.66 无 <0.05 16.22 67.97 ±33.57 有 慢性疾病 6.57 75.27 ±29.95 低龄 >0.05 8.73 69.56 ±35.16 高龄 年龄 6.38 55.64 ±23.32 非感染 <0.05 11.51 132.42 ±46.53 感染 并发症 5.32 99.37 ±28.45 ≥90mmHg <0.01 1.31 44.11 ±16.28 <90mmHg 休克 4.85 102.33 ±28.38 低危伤 <0.01 12.56 47.78±19.97 高危伤 伤情 P值 发生率% 发生时间h 类别 对差错的分析与讨论: 1 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 2 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无问题? 3 应该运用什么统计分析方法处理? 谢 谢 指 导 新 年 快 乐 对差错的分析与讨论: 1 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 2 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无问题? 3 应该运用什么统计分析方法处理? *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