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舌体位置与下前牙 牙槽骨厚度相关性的研究.docVIP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舌体位置与下前牙 牙槽骨厚度相关性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舌体位置与下前牙 牙槽骨厚度相关性的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舌体位置与下前牙 牙槽骨厚度相关性的研究 吴国涛1 侯永福2 刘新强3(通讯作者) (1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 230000) ( 2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 2300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 266003) 【摘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舌体位置与下前牙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下颌前突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III类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将研究对象根据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均角、低角三组。在侧位片上测量休息时不同位点的舌体位置,测量CBCT中下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在釉-牙骨质界S1层面及根中部S2层面处,高角组和均角组与低角组的下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5),下前牙舌侧牙槽骨厚度与舌体位置高低呈负相关关系(plt;0.05)。在根尖层面S3处,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与舌体前、后部均呈负相关关系(plt;0.05)。结论 高角组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低于均角组和低角组。舌体位置高低与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舌姿势位 牙槽骨厚度 骨性III类 垂直骨面型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091-02 骨性III类错合畸形是正畸及正颌外科医生不懈研究致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治疗方法有掩饰性正畸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两种选择,前者通过更加舌倾下切牙掩饰性解决前牙覆合覆盖问题,而后者通常需直立舌倾的切牙去代偿后为手术提供条件[1,2]。无论哪种方案,都会涉及下颌前牙在牙槽骨中的颊舌向运动,而过薄的牙槽骨可能会造成切牙移动过程中的牙根暴露、骨开窗[3],所以,下前牙在下颌骨中的位置及牙根周围牙槽骨的骨质情况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成败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因结构和功能的独特性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舌体位置对下前牙牙槽骨厚度的影响尚未明确。故本文就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舌体位置与下前牙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骨性III类错合畸形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对临床工作提供支持。 实验材料及方法 1.对象选择及影像采集 选择因下颌前突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III类患者36例(20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22.9plusmn;5.2岁),对象选择标准:①恒牙合,牙列完整;②前牙反颌或对刃,ang;ANBlt;0.7deg;[4];③下前牙无明显扭转,拥挤度lt;4mm;④无正畸治疗史,牙周组织健康;⑤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为研究不同面型在舌姿势位与下颌切牙牙槽骨厚度相关性中的影响,将研究对象根据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分为A、B、C三组:A组:高角型11例(FMAgt;36.9deg;,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2.8plusmn;4.8岁)、B组: 均角型16例(25.7deg;-36.9deg;,男10 例,女6 例,平均年龄21.7plusmn;4.7岁)、C组: 低角型9例(FMAlt;25.7deg;,男3 例,女6 例,平均年龄24.9plusmn;6.2 岁)[5]。 采用CBCT(New Tom)对受检者进行拍摄,受检者站立或坐在椅位上,颏部置于颏托上,双眼平视正前方,由过正中矢状面和眶耳平面的激光线辅助定位,设定电流6.2mA、电压90kvp、放射线量50mSv、扫描层厚0.3mm, 旋转360deg;拍摄。拍摄之前,要求患者用力吞咽后放松,保持上下颌牙齿自然咬合在一起。将生成的DICOM文件刻盘、导入NNT4.6软件中,应用软件生成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得到ANB角值对实验对象分类。 2.舌姿势位及下切牙牙槽骨厚度测量 ①舌体位置的测量 结合Graber和Jasmina[6]的研究结果,在头影侧位片上测量舌相对于硬腭的位置。测量工具是一个带标尺的模板,模板放置时,使其水平线经过头影侧位片上的下颌中切牙的切缘、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面颈缘1/3及悬雍垂最低点(或其在下切牙切缘与最后磨牙远中颈缘连线上的投影)。描绘出舌背及硬腭的外形轮廓线并测量从 标尺0点到硬腭的四个方向上的线段长度(PO1, PO2, PO3, PO4)。(图1) ②下颌切牙牙槽骨厚度测量 将所需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