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控制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危害及控制要点

职业危害及控制要点 内 容 石化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发生及其预防要点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一、石化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方法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按导致职业病的直接原因分类 (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及辨识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受到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窒息性气体 所谓窒息性气体,是指吸入该气体后,造成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这类气体统称为窒息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一般分为三大类,每类有几种至几十种。 (1)单纯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等,这类气体的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但当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加时,会使空气中氧的含量相应降低,造成人体吸入氧不足而发生窒息。 (2)血液窒息性气体 如一氧化碳,吸人后造成红细胞输送氧的能力下降,而发生窒息。 (3)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硫化氢、氰化氧等,这类气体吸人后,造成人体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发生窒息。 由于人体组织中以大脑肘缺氧最敏感,所以只要发生缺氧,首先受害的是大脑,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接着失去知觉、昏迷,甚至危及心跳、呼吸,病情十分危急,抢救稍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常见种类: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有机溶剂中毒 指溶解油脂、腊、树脂、橡胶和染料等物质的有机化合物,有机溶剂的形态大多是液体或液体经蒸发而形成的蒸汽,有汽油、苯、二硫化碳等。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或接触有机溶剂可发生急性中毒。低浓度吸入或接触有机溶剂,对眼睛,呼吸道黏膜略有刺激;较高浓度吸入,可先兴奋,如出现头痛、头晕、走路酩酊状,控制不住的大笑等,随后精神倦怠、不言语、表情淡漠;高浓度吸入,很快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麻醉表现突出。 常见种类 (1)作燃料 如汽油、煤抽、柴油等. (2)作原料 苯乙烯、、二氯乙烷、丙酮、氰氢酸、 (3)作添加剂 航空煤油内加二硫化碳,汽油内加甲基叔丁基醚。 (4)作萃取剂 如二甲基甲酰胺,抽提或萃取丁二烯。 (5)作溶剂 如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丁醇等 物 理 因 素 类 ( 6)超高频辐射 又称超短波,指频率为30MHz~300MHz或波长为10m~1m的电磁辐射, (7)高频电磁场 频率为100kHz~30MHz,相应波长为3km~10m范围的电磁场。 (8)工频电场 频率为50Hz的极低频电场。 (9)激光 波长为200nm~1mm之间的相干光辐射。 (10) 微波 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包括脉冲微波和连续微波。 (11)紫外辐射 又称紫外线,指波长为100nm~400nm的电磁辐射。 二、石化行业典型工艺流程 图1甲醇装置工艺流程图 图3 煤气化工艺流程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图4 甲醇工艺流程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图5 硫回收工艺流程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图6 空分工艺流程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图7 DMTO单元工艺流程及危害因素分布 图8 MTBE/丁烯-1联合装置工艺流程及危害因素分布 图9 DCC单元工艺流程及危害因素分布 图10 聚乙烯装置单元工艺流程及危害因素分布 图11 聚丙烯装置单元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图12热电站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甲醇单元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DMTO单元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 MTBE/丁烯-1单元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重油催化裂解单元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聚乙烯单元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聚丙烯单元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公用及辅助设施单元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公用及辅助设施单元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健康的影响 一、生产性粉尘 (1)煤尘 煤炭中游离SiO2含量<10%的粉尘称为煤尘,游离SiO2含量<5%的煤尘称为单纯性煤尘。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煤尘,可在肺组织内沉积形成煤尘细胞灶、煤尘纤维灶、灶周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增生和肺淋巴结肿大等病理改变。煤尘可致煤工尘肺。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总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下简称PC-TWA)为4mg/m3,超限倍数为2;呼尘的PC-TWA为2.5mg/m3,超限倍数为2。 (2)矽尘 矽尘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的粉尘。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矽尘可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即矽肺。患者可有胸闷、气短、咳嗽、咳痰,X线胸片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型小阴影、大阴影,胸膜粘连增厚、肺气肿、肺门改变等。 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游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