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泄泻的观察与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泄泻的观察与护理
兰考县中医院 475300
【摘要】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我科对临床表现为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重,肠鸣腹痛,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的风寒泻和表现为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的脾虚泻采用中药敷脐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中药贴敷;神阙穴;小儿泄泻;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50-01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不同季节发生的泄泻其证侯表现有所不同。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因婴幼儿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均可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1】。中药贴敷疗法是一种中药外治法,药物贴敷于体表穴,通过穴位渗透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患病之处,又可激发全身的经气,起到沟通表里、调和营卫、健脾益肾、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泄泻患儿共有9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泄泻,经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2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615例,女305例,年龄3月~4岁。
2治疗方法
2.1物品准备
治疗盘 治疗碗 药勺 鲜姜汁 棉签 山莨菪碱针10㎎ 麝香壮骨膏1贴
生理盐水(或75%酒精)
2.2药物配制
取药物吴茱萸、白胡椒、小茴香、肉桂、干姜、苍术、丁香、诃子、高良姜、等量打成细末混合均匀即成止泻散,每次取上方6克,用山莨菪碱10㎎、鲜姜汁3克调和成糊状,以不渗出液体为佳。
2.3操作
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旁,三查七对,做好解释,以取得配合。给患儿取平卧位,暴露脐部,注意保暖,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或75%酒精清洁脐窝及脐周皮肤,把调配好的药糊填满脐窝,用麝香壮骨膏固定,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向家长交代注意事项,注意保暖。勤巡视患儿,发现不适及时处理,敷贴夜用昼取,每次贴敷时间10小时,每天一次。
3.疗效判定
3.1疗效标准 痊愈:大便次数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性状比以前变稠,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几乎无改变,大便次数与性状同前或者病情恶化,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 痊愈706例,有效166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94.8%
4.讨论
4.1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泄泻作用机理 中医学认为肚脐即神阙穴,内联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聚之处[3]。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称敷脐疗法或脐疗【4】。它是透皮给药的治疗方法之一。
脐部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亦弱,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药物通过薄层皮肤弥散吸收入血而发挥药物的作用。脐部在经络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位,为任脉之神阙穴,通过任脉联系周身经脉,沟通表里上下,有“脐通百脉”之说。《普济方middot;五常大论》云“五脏之动气,发于脐之上下左右也”。因此,以药物贴敷于脐部,不仅可以刺激穴位,治疗本经本穴之病,亦可振奋五脏之经气,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并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作用循经脉达至周身各处,起到清除病邪、治疗疾病的作用。方中吴茱萸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5】作用,苍术有燥湿健脾功效,丁香能温中降逆【6】,白胡椒有温中散寒及止痛功效【7】,药物吸收后输布全身,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促进机体恢复正常活动,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和胃消食、固肠止泻之目的【8】。敷脐疗法是几千年传统医学绵延至今的宝贵财富,为患儿及家长所乐于接受,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适合脐疗的疾病我们应积极运用本法治疗,既免除患儿服药的痛苦,又能较快地达到治疗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4.2护理体会
4.2.1观察 观察患儿腹痛、腹胀情况,舌苔、口腔气味、食欲和睡眠,大便的色、质、量、气味,小便的颜色和量。脐周局部有无皮肤过敏、水泡和糜烂以及有无敷贴脱落情况。
4.2.2预防和护理 提倡母乳喂养,适时断奶,合理添加辅食,科学喂养。幼儿注意饮食调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