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docVIP

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

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 代的陕西北部地区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毗邻地带。这里山高沟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每当民族矛盾激化,就成为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自982年李继迁叛宋,至1127年宋室南渡期间,北宋与西夏在这里进行了反复较量与长期战争。 北宋河东路的辖区主要在黄河以东,大致相当于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 ,辖管到今陕北地区的只有麟州(相当于今陕西省神木县)、府州(相当于今陕西省府谷县)、丰州(今陕西省府谷县北)和晋宁军部分地区(相当于今陕西省佳县、吴堡两县地)。西夏建国后 ,在陕北地区掩有夏、绥、银、宥、静诸州之地,而东北的麟、府、丰三州之地是西夏侵犯北宋河东的必经之路。所以,北宋政府对这里的防御十分重视,在此修筑堡寨,并增派兵将,进行积极的防御。 对于宋、夏在陕北的战争,学者们多已关注 ,研究也相当深刻。但他们的研究???点放在了宋、夏争夺横山之战,如罗兀之战、永乐之役以及绍圣以后北宋采取“浅攻近掠”的开边政策等。而对地处陕西极边,与宋、辽、西夏三国交边的麟、府、丰州则重视不够。 西夏对麟、府、丰地区的争夺主要集中在西夏前期,争夺的形式表现为军事入侵和土地侵耕。笔者试着从北宋对麟、府、丰地区的经营,西夏的军事入侵,西夏侵耕土地以及对缘边蕃户的争夺等方面论述宋、夏在麟、府、丰地区的关系。 一 北宋对麟、府、丰地区的经营 麟、府、丰地区地处陕西最北,宋隶河东路,是河东路在黄河西的三处州府。麟、府、丰三州的地理位置对于北宋政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在宋、夏战争中,它是宋河东路的重要障蔽。这里北控沙漠,山谷险隘,“黄河带其南,长城绕其北,地据上游,势若建瓴,实秦晋之咽喉,关陕之险要也”①。这里与宋、辽、西夏三国交界,其西及北是西夏领地,东北隔河又与辽国的东胜州、武州相望。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知永兴军陈执中就说:“河东一路介于二虏,若首尾合而内寇,则其为患大于关中。”②“国家备河东,重戍正当在麟、府,使麟、府不能制贼后,则大河以东孰可守者?故麟、府之于并、代,犹手臂之捍头目也。”③其次,麟、府、丰一带宜农宜牧,特别是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土地肥沃,又能引河水溉田,是麟、府二州的主要产粮区。麟、府州守将就募民耕之,以补边费。另外,这里还出产良马,这对于本不产马的中原政府来说是一处输入战马的场所。其三 ,陕北的羌兵悍勇善战。夏国虽在河外,“河外之兵,懦而罕战。惟横山一带蕃部,东至麟、府,西至原、渭 ,二千余里,人马精劲,惯习战斗之事 ”④。李元昊曾依靠这些蕃兵屡败宋军,而宋朝也把内属诸蕃部落组成蕃兵和弓箭手,成为北宋抗击西夏的一支生力军。所以,保住麟、府地区是关乎北宋河东路安危的大事。为此,北宋朝廷对这一地区进行苦心经营。 第一,麟、府、丰地区自唐末五代以来一直为党项人聚居⑤,为了拥有这块土地,北宋政府采取羁縻政策 ,给地方豪酋加官进爵 ,许之世袭为一方之长,并输送粮饷,确立臣属关系;而这些党项贵族为了保护其自身的既得利益依附宋朝,成为捍卫宋河东路西北边疆的主要领导力量。 当时在麟、府州的地方豪酋有党项人折氏 ,丰州有党项藏才族王氏等⑥。⑥“折氏自唐末世有麟、府之地,初,宗本为唐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 ,其子嗣伦为麟州刺史,孙从阮,从阮子德扆,相继据府谷,五代周以为永安军节度,捍蔽戎虏,历世赖之。”⑦建隆二年 (961年 ),宋太祖以折德扆捍边有功,诏令折德扆入觐,待遇有加,并又遣归镇⑧。乾德二年 (964年 ) ,折德扆卒,以其子折御卿袭封。折氏世镇府州,忠于宋廷,以抗西夏。所以,西夏恨折氏入骨,以至于在绍兴九年 (1139年 )西夏攻陷府州后,“夏人夷折氏坟垅而戮其尸”⑨。丰州党项藏才族王氏世居丰州 ,开宝二年 (969年 ),其首领王甲来归,宋置丰州以处之。王甲卒,宋以其子王承美知州事,并授天德军蕃汉都指挥使,后又授丰州刺史。王承美卒 ,录其孙王文宝知州事 ⑩。北宋政府采用这种羁縻政策,对麟、府、丰地区的党项豪酋委以重任,抵御西夏。 至于委土豪以御夏的好处,欧阳修在《论麟州事宜劄子》中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土豪者,乃其材勇独出一方,威名既著,敌所畏服,又能谙敌情伪。凡于战守,不至乘谋。若委以一州,则其当自视州如家,系己休戚,其战自勇,其守自坚。又其既是土人,与其风俗情接,人赖其勇,亦喜附之,则蕃汉之民,可使渐自招集,是外能捍贼而战守,内可辑民以实边,省费减兵,无所不便。比于命吏而往,凡事仰给于朝廷,利害百倍也。”11 第二 ,北宋政府在麟、府、丰地区修筑大量堡寨,以加强这里的防御。 早在宋咸平年间,因麟、府屯有重兵,但受大河阻隔,为了方便粮饷运输和军队、居民往来,宋廷特遣郑文宝在府州、定羌军经度黄河浮桥12。北宋初期,朝廷在麟、府、丰地区修筑的堡寨仅有宁远寨、横阳堡等为数很少的几座。庆历之初,在夏军的猛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