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基于语音信号的FIR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实验二 基于语音信号的FIR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matlab的滤波器设计工具设计FIR滤波器系数
熟悉FIR数字滤波器工作原理及其编程设计
了解ICETEK-C6713-A板上语音codec芯片TLV320AIC23的设计和程序控制原理
掌握分析FIR滤波器滤除噪声与干扰的方法
学习使用CCS图形观察窗口观察与分析输入波形及其频谱
二、实验设备
1.PC兼容机一台;操作系统为 WindowsXP
2.ICETEK-C6713A-S60实验箱一台。
3.USB 连接电缆一条
三.实验原理
1.TLV320AIC23 芯片性能指标及控制方法:
①初始化配置:DSP 通过总线将配置命令发送到AIC23,配置完成后 AIC23开始工作。 ②语音信号的输入:AIC23通过其中的AD转换采集输入的语音信号,每采集完一个信号后,将数据发送到DSP的McBSP接口上,DSP可以读取到语音数据,每个数据为16位无符号整数,左右通道各有一个数值。
③语音信号的输出:DSP可以将语音数据通过McBSP接口发送给AIC23,AIC23的DA器件将他们变成模拟信号输出。
2.数字FIR滤波器设计:
FDATOOL是一个基于MATLAB的滤波器设计和分析工具。通过设置相关参数,从MATLAB工作空间导出滤波器,直接指定滤波器系数,可以快速设计出FIR数字滤波器。
参数选取提示:采用64阶低通滤波,汉明窗(Hamming Window)函数,截止频率为7000Hz,采样频率为48000Hz。
3.程序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准备连接音频输入、输出设备:
① 将音频线一端插头插到ICETEK-AIC23板的音频输入口(J4/J5),另一端插到计算机的音频输出口。
② 将音频线一端插头插到ICETEK-AIC23板的音频输出口(J6/J7),另一端插到ICETEK-SG-A板的扬声器输入口。
2.设置Code Composer Studio 3.3在硬件仿真(Emulator)方式下运行;并启动 Code Composer Studio 3.3;
3.建立新的工程文件:
工程目录为:E:\DSP_LABaudiofilter
4.编辑输入程序:
供参考的基本代码在E:\DSP_LAB\实验二\FIR_audio目录下(播放的音乐在audio子目录下),将所有后缀为asm、c、h、cmd的文件复制到E:\DSP_LAB目录下。其中的滤波器系数(fHnL[FIRNUMBER])和单频干扰系数(nois[FIRNUMBER])为空,需要通过matlab进行设计。滤波器设计工具在命令窗口中敲入fdatool即可打开,单频干扰系数可以调用sin函数生成。
5.编译源文件、下载可执行程序。
同实验一。
2.设置观察窗口,观察滤波效果显示:
①执行View →Watch Window打开观察窗口。
打开 aic23_loopback.c,通过“Quick Watch”,将变量 (比如bCode)加入观察窗口。
通过改变bCode的值来实现原始信号(0)/加噪信号(1)/滤波信号(其它值)的输出切换
③采用实验一的方法,通过CCS内部画图功能,观察中间结果。
3.运行程序,听效果
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声源:启动播放语音文件E:\DSP_LAB\实验二\audio子目录下的mp3文件,并选择播放器参数为循环播放;按“F5”键,可以听到立体声线路输入的语音信号。这时的语音信号并没有经过滤波处理。修改观察窗口中 bCode的值为1,此时语音信号中被加入单频噪声;修改观察窗口中 bCode的值为2,此时启动FIR滤波;听效果。反复修改 bCode的值成 0 ,1,2,比较原声,加载噪声之后的音频以及滤波后的声音。
4.通过FDATOOL设计不同类型、通带的滤波器,反复实验上述效果,记录不同滤波器条件下的语言变化。
5.结束运行,关闭工程,退出 CCS。
五、实验结果
1.通过播放音乐可以明显的区分加噪过程和滤波过程。
2.通过CCS内部画图功能,可以看到如下结果:
图1 原始信号频谱图
通过频谱图可以看出原始信号频谱比较集中,在低频和高频处各有两个尖峰,但是在其他位置几乎没有频谱分量,试听过程中,音乐清晰。
图2 加噪信号频谱图
在加入噪声后,信号在高频部分的分量减少,低频部分的尖峰由一个变为两个,同时在其他位置也出现频谱分量,在试听过程中,也能听到比较大的刺啦声,效果明显。
图3 (a)滤波器频率特性(Hamming窗)
(b)过低通滤波器信号频谱图
在通过低通滤波器后,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高频分量消失,试听过程中部分高音消失,音乐声音变小,但仍能听到声音。
图4 (a)滤波器频率特性(H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全生产月活动评比方案.doc
- 安全生产目标年考核表.doc
- 安全生产法释义课件.ppt
- 安全生产承诺书 危险化学品运输.doc
-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台帐.doc
-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题.doc
- 安全生产管理内业资料的规范化讲义.ppt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doc
-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文件.doc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幻灯片.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