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麻疹的疫情以及预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分析麻疹的疫情以及预防
王淑霞(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8001)
【摘要】本文就麻疹的流行现状和疫情,分析其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着重分析了麻疹减毒活疫苗在预防麻疹疫情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对麻疹疫情的控制有所启示。
【关键词】麻疹 疫情 预防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274-01
1.前言
麻疹主要由麻疹病毒引起,其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临床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炎、发热和眼结膜炎等。并且在皮肤当中还会出现丘疹、红色斑,而在颊黏膜当中,则会出现麻疹黏膜斑。麻疹的传染性极强,尤其是在人口密集且还未能够普及疫苗的地区较为多发。根据相应的调查分析显示,该疾病在3年左右便会出现一次规模较大的流行。近几年来,随着各类疫苗的应用,麻疹大流行已被控制,其中主要的预防措施为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2.麻疹的病理学分析
2.1病原学分析
麻疹中的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中的一类,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中不含有神经氨酸酶。将其置于电镜当中观察,可看到其呈现出多形性和球形,直径可达100-250nm[1]。麻疹病毒的中心主要由对称的螺旋形衣壳体和核糖核酸构成,且在外面还包有双层的蛋白囊膜。其表明含有血凝素并突起。具体而言,麻疹病毒仅有一种类型,患者出疹后,可在其血液中发现特异抗体。而使用氯仿、乙醚和紫外线等能够将病毒消除。麻疹病毒可在室温当中存活约35小时,使用56℃的温度加热约半小时即可灭活。另外,麻疹病毒在人体外的生存能力极弱,在患者离开房间之后,将房间门窗打开约半小时后,则屋内麻疹病毒的传染性便消失。
2.2流行病学
麻疹具备较强的传染性,其惟一的自然宿主为人体,主要传染源为急性患者。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疾病在潜伏期直至出疹的初期,患者的鼻、眼、口和咽部的黏膜分泌物含有许多的病毒。所以患者在咳嗽、说话和打喷嚏时,病毒能够随着飞沫散发到附近的空气当中,对于容易通过眼结合膜和鼻咽部侵入感染的人群,较容易被感染。同时,与麻疹患者有过亲密接触的人群也可通过手传播病毒。
该疾病的传染期为出疹前后的5天之内,且进入潜伏期7天之后便具备传染性,在出疹后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具备极强的传染性。如果患者同时还伴有肺炎,则疾病的传染性可延伸到出疹之后的10 天。
容易被感染的人群主要为未接种或是患过麻疹的患者。较为明显的易感者为初生儿,尽管多数胎儿在母体当中便具有免疫抗体,但其抗体仅仅能够维持6个月左右,之后便逐步的降低,9个月之后其抗体完全消失。麻疹的疫情具有地区性,大多集中于未进行普种麻疹疫苗的地区,若是易感者人群占总人口数的40%及其以上,则该类人群集中的城市极有可能出现大流行[2]。由于麻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同患者一起生活的易感者,其被感染率高达80%。麻疹的发病季节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全年均时有发生,男女之间的发病几率不存在差别,并且麻疹患者在患病之后能够获得较为长久的免疫力,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患病。
3.麻疹减毒活疫苗在预防麻疹中的主要应用
3.1接种对象
麻疹减毒活疫苗于20世纪中期在我国开始研制,并在1966年得到普遍的应用。目前,麻疹疫苗接种的主要对象为8个月以上的容易感染人群。婴儿出生8个月之后,首次接种疫苗,18个月后加强接种第二次,6岁时进行第三次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在出现麻疹患者之后还应进行应急接种,主要接种人群为活动在患者周围的容易感染者,而对于麻疹流行地区,其接种率应保持在95%及其以上,且接种的时间越早,其效果也越好。应保证首例麻疹疫情开始蔓延之前,完成所有的接种工作,达到控制疫情或是终止流行的目的。当儿童处于麻疹潜伏期时,在接种疫苗之后通常不会发生不良反应,而在感染麻疹后的2天内完成疫苗接种,可防止出现病毒血症,进而能够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
3.2接种反应
易感染者接种过麻疹疫苗之后,其局部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而在10天左右时,少数接种疫苗会出现发热,以及一过性散在卡他和皮疹等症状,但其症状一般在两天之内消失,不会对人体的食欲和精神状态造成影响。若是人体在接种疫苗之后,其体温高于38.6℃,且持续时间超出5天,或者是产生柯氏斑,则属于加重反应,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时,存有一定禁忌症,包括过敏史、发热,或是患过严重疾病等人群应禁止使用。应用时,应注意到该疫苗经过加水溶解之后,其表现为橘红色的透明液体,若是其颜色变黄或变紫,或是安瓿出现裂纹、溶解效果不佳、标签不清或是超出有效期的疫苗应禁止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析复方血栓通联合沃丽汀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观察.doc
- 分析多层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doc
-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温控措施.doc
- 分析大型工业厂房内工业管道的安装工艺.doc
- 分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施工技术.doc
- 分析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doc
- 分析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doc
- 分析如何加强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doc
- 分析如何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doc
- 分析如何进行道路桥梁的质量检测.doc
- 分柱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PIL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oc
- 分根术保存后磨牙的治疗与修复.doc
- 分次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胃肠道分段充盈后MSCT成像对小肠腺癌的诊断.doc
- 分次对口切除旷置术结合拖线引流疗法治愈高位多发性 复杂性肛瘘1例.doc
- 分段外剥内扎配合痔上黏膜套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doc
- 分步延期ORIF 对于高能量Pilon 骨折的疗效观察.doc
- 分步推进完善通用技术实践操作.doc
- 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doc
- 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临床研究.doc
- 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