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敏主任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经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以敏主任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经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刘以敏主任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经验 杨旭东 何萍 苏艳   (云南省中医院儿科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和分析刘以敏主任以痰火为论在治疗该病的理论及方法。结果:该治疗方法及理论合理,疗效确切。结论:以痰火为论,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医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刘以敏;痰火理论;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10-02   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其主要致病菌,亦可见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它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年,在春秋季节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急性扁桃体炎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风湿热、关节炎、心肌炎、肾炎、银屑病等,是儿科门诊或住院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称本病为乳蛾,指出:“乳蛾是因邪客喉核(扁桃体),核内血肉腐败所致,以咽痛、喉核红肿或化脓为特征的咽部疾病。分急乳蛾和慢乳蛾两类,相当于急、慢性扁桃体炎。”古代中医药文献对本病论述颇多,所涉及的病名也较多。最早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中称为“单蛾”、“双蛾”;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中正式提出“乳蛾”之名。急性扁桃体炎,相当于急乳蛾或风热乳蛾范畴。关于病因病理,急乳蛾历代医家认识主要有两方面:1、风邪侵袭:风热邪毒从口鼻入侵肺系,咽喉首当其冲。或风热外袭,肺气不宣,肺经风热循经上犯,结聚于咽喉,气血不畅,与邪毒互结喉核,发为乳蛾。正如《疮疡心得集》所说:“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乳蛾。”《焦氏喉科枕秘》亦说:“此症外受风热,内由气郁而起,蒂丁两边肿痛。饮食不利……形似乳头,故多名乳蛾”。2、肺胃热盛:外邪壅盛,乘势传里,肺胃受之,肺胃热盛,火热上蒸,灼腐喉核而为病。亦有多食炙煿,过饮热酒,脾胃???热,热毒上攻,蒸灼喉核而为病。《医林绳墨middot;卷七》谓:“咽喉之症皆由肺胃积热甚多”。《济生方middot;咽喉门》指出:“摄养乖违,善饵丹石,多食炙煿,过饮热酒,致胸膈壅滞,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咽喉为之病者……皆风热毒气之所致耳”。云南省中医院儿科国家级名中医刘以敏主任认为,急乳蛾虽与风热邪毒或肺胃热盛有关,但病理上却与痰关联最为密切。刘主任认为风热外袭,肺气不宣,肺不布津,津聚为痰,痰热循经上犯,结聚于咽喉,气血不畅,痰热互结喉核,发为乳蛾或外邪壅盛,乘势传里,肺胃受之,肺胃热盛,灼津为痰,亦有多食炙煿,辛辣肥甘,脾胃蕴热,运化失权,痰浊内生,痰热毒火上攻,互结喉核,蒸灼喉核而为病。痰热流注于颈部,故颈部可见痰核瘰疬,流注于下颌,故见颌下臖核,痰热阻滞中焦,中焦气机不畅,故可见腹痛。刘主任的痰火理论很好的解决了由急性扁桃体炎引起的颈淋巴结炎、颌下淋巴结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问题,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一代名医张赞臣[1]也认为急乳蛾的发病多由火热之邪上升,复感风热为病,或因风热犯肺,夹痰瘀凝滞互结所致。但张氏偏于肝胆火升为急乳蛾发病的病因病理。   在对急性扁桃体炎(急乳蛾)的治疗上古代及现代医家多以清热利咽为法,如《康健咽喉集》:“故治之法不外乎清热解毒,参以保津之品而已”。《咽喉脉证通论》:“药用荆芥、防风、射干、牛蒡、前胡、枳壳、胆星、连翘、生地、丹皮、元参、黄柏、黄芩、银花,长流水煎。 如火盛,加犀角、黄连;大便闭结,加大黄;寒热不止加羌活、独活;体虚痰多,加瓜蒌仁、苦杏仁、贝母”。现代大多数医家也以疏风清热,泻火利咽为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如利咽汤[2]、普济消毒饮加味[3]、清咽汤[4]、银翘散[5,6]、大黄[7]、消炎解毒口服液[8]、蒲地蓝消炎口服液[9] 、咽康灵[10]、小儿金翘颗粒[11]等等虽然处方用药各有差异,但立法均为疏风清热,泻火利咽。刘主任认为,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在治疗上以清热散火,化痰散结为法。首先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且脾常不足,过于寒凉泻火,易伤阳气及脾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火郁发之”,清热散火较清热泻火不易损及脾胃及阳气,其次,本病既为痰热互结,壅滞咽喉颈部颌下胃肠,聚而成块,故应化痰散结。自拟咽扁方(柴胡、升麻、夏枯草、玄参、浙贝母、牡蛎、僵蚕、连翘、黄药子、重楼、昆布、神曲、焦山楂、甘草)方中升麻、柴胡升阳散火,连翘、夏枯草、重楼、玄参清热散结,黄药子《滇南本草》: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本草纲目》: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浙贝母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