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28例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28例临床分析
林斌(四川省江油九0三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027-02
【摘要】 目的 分析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28例子宫颈癌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物选用顺铂(DDP)、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平阳霉素(PYM)和博来霉素(BLM),栓塞物选用明胶海绵,海藻微球酸钠或PVA。通过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瘤体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病理证实 28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25例,腺癌 3例。按照FIGO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 23例、Ⅲ期4例。28例 52支子宫动脉超选插管成功并给予栓塞化疗;4支子宫动脉未能插入者仅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28例患者均仅行1次介入治疗,术后1周后症状缓解率92.8%。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21例,结合放疗7例。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腹痛。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新辅助治疗之一。
【关键词】宫颈癌 介入治疗 化疗 栓塞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一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发病率约占全球妇女恶性肿瘤的50%以上,发病年龄20~80岁,高峰年龄在50岁左右,并有逐渐增多及年轻化趋势;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病的第2位。其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中晚期以综合治疗为主。1982 年Feri 提出了新辅助化疗(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 的概念。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巨块型肿瘤缩小,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使原来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1-2];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周期的同步化,增加放疗敏感性。我院 2009年2月至 2010年10月完成28例宫颈癌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
本组共纳入28例临床诊断为宫颈癌患者,年龄36~ 83岁,平均 56岁;病史1-6个月。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其中鳞癌25例,腺癌3例,按照FIGO临床分期Ⅰ期 1例、Ⅱ期23例、Ⅲ期4例。患者中合并子宫肌瘤者3例,主要临床症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22例(接触性出血 9例),下腹痛、腹胀 6例,阴道分泌物增多 10例,阴道分泌物异味2例。术前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
1.1.2器械
DSA机为北京万东CGO-3000血管造影机。
Mark V Pro-vis高压注射器系统。
微量泵
穿刺鞘组0.035英寸超滑导丝,为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产品。
导管:5F Cobra或YASHIRO株式会社。
对比剂为碘海醇。
1.2方法
术前回顾性分析术前盆腔增强CT片,了解双侧髂动脉情况,术中采用 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置入导管鞘,经鞘插入5F Cobra导管或YASHIRO导管。首先分别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双侧子宫动脉分支、走行和肿瘤供血情况后,分别行超选择性插管。成功插管后经微量泵行化疗药物缓慢灌注(药物灌注量据造影显示的肿瘤血供情况酌情分配,灌注时间约30分钟),化疗药物选用 DDP 60~80 mg/㎡、EADM 40~ 50 mg/㎡、MMC 8~14 mg/㎡,BLM 10-20mg /㎡、PYM 14~16mg/㎡二联或三联用药,化疗药物总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灌注结束后予明胶海绵颗粒50~60粒或海藻微球酸钠或PVA栓塞,必要时于子宫动脉主干加用明胶海绵条2~4支栓塞。
治疗后8-10d行妇科及B超检查,观察原发灶、附件及盆壁的变化,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2 疗效评定标准
2.1 症状缓解标准
指肿瘤所致疼痛、坠胀、阴道排液或出血等症状。0为完全缓解,1明显缓解,2中度缓解,3轻度缓解,4未缓解。
2.2 根据 WHO肿块消退标准: CR: 肿瘤完全消失; PR: 肿瘤的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横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其他病灶无增大,无新的病灶出现; PD: 肿瘤的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横径的乘积缩小50% 以上,其他病灶无增大,无新病灶出现; 稳定(SD) : 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 或增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