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在特殊部位妊娠的应用.docVIP

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在特殊部位妊娠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在特殊部位妊娠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在特殊部位妊娠的应用 程霞 孙秀静 汪霆 曹锐(通讯作者)(辽宁省大连市妇产医院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辽宁大连 116033)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对子宫颈妊娠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我我院收治的子宫颈妊娠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宫颈妊娠8例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2例。所有患者均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喋呤(MTX)50mg,再予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至血流停滞。结果 ①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成功率均为100%。②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经复潮③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④患者的住院天数为5~10天,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治疗子宫颈妊娠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是一种微创,低麻醉风险,副反应轻,疗效显著的治疗技术。 【关键词】宫颈妊娠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 氨甲喋呤(MTX) 栓塞 清宫术 近年来,随着宫腔操作的增加和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使宫颈妊娠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两种特殊部位的妊娠漏诊和误诊率高,如处理不当,常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子宫破裂,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恰当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既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段,可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及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对于宫颈妊娠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收治的宫颈妊娠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0例,以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2月临床确诊宫颈妊娠患者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2例,年龄23~38岁,平均26.5岁。孕次2~6次,平均3.3次。宫颈妊娠8例均有1次及以上宫腔操作史,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2例均有一次以上剖宫产史。有8例是在前次剖宫产后5年内发生的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占66.6%。本组病例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41天-90天不等,平均59.2天。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流血时间3-62天不等,平均为19.6天。 1.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入院时20例患者血清beta;-HCG均为阳性,测定值在193~101600U/L,中位数3563U/L;②血红蛋白47-118g/L,平均90g/L;③所有病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有关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血压99/53-120/80mmHg。 (2)阴道多普勒超声(TVS)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8例宫颈妊娠患者入院后阴道多普勒超声(TVS)检查确诊为宫颈妊娠。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入院后均经阴道多普勒超声(TVS)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宫腔内未见孕囊,10例子宫峡部切口处或子宫体前壁下段见不均质团块,2例查见孕囊及胎心,孕囊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厚度仅3~5mm。12例中7例混合性包块周边彩色血流丰富,RIlt;0.5。 (3)子宫动脉插管技术及甲氨蝶呤灌注后栓塞操作技术。 ①穿刺:局麻下,用Seldingerrsquo;s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常规选择右股动脉穿刺,遇有血管扭曲,一侧子宫动脉插管不成功的情况可同时选择左侧股动脉,少数情况选择左侧股动脉。 ②插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 ③造影:插管成功后造影证实。 用优维显造影剂及高压注射器,将管端置于腰3、4椎体水平的腹主动脉的末端,注入造影剂(6-8ml/s总量25-30ml)摄片或DSA,充分显示髂总动脉及其分支的位置、形态、走行情况,尤其是对侧髂内动脉的开口,指示后面的插管操作。子宫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及宫颈妊娠血供情况。 ④药物灌注和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MTX),用量:50mg,先经导管注入半量的MTX,将余下的MTX 溶于新鲜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明胶海(gelfoam,GF)剪成直径1-3mm的颗粒,浸在生理盐水和造影剂的混合液里,经导管注入双侧子宫动脉,直至子宫动脉血流缓慢后用明胶海绵条栓塞两侧子宫动脉主干。注入栓塞剂前注入适量利多卡因,防止血管痉挛和疼痛。 ⑤再造影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