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柱钢板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48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双柱钢板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48例
阮成群 张春建 陈武林 李光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2)
【摘要】 目的 总结双柱钢板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8例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病人采用双柱钢板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髋内翻、股骨短缩等并发症发生,优良率87.5%。结论采用双柱钢板内固定,能提高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 临床研究
股骨转子间骨折时高龄患者髋部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与跌倒是主要的致伤因素,自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我科采用双柱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70~90岁,平均84.5岁。受伤距治疗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10天,平均14天。致伤原因:行走或上下楼梯摔伤23例,骑自行车摔伤15例,车撞伤10例。采用按Evans分型⑴:Ⅲ型9例,Ⅳ型20例,Ⅴ型10例,R型9例。骨质疏松程度,根据Singh指数法判断⑵,合并有患骨质疏松症30例,5~4度(轻度)10例,3度(中度)15例,2-1度(重度)5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11例,糖尿病者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6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例。
1.2 治疗方法
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或插管全麻下,患者取仰卧位,患髋垫高,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先取髋关节正前方直切口,切口起至髂前上棘远端3cm,切口长5.0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并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分开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隙,显露股直肌起点,切开股直肌斜头后,将股直肌牵向内侧,切开部分髋关节囊和股中间肌起点,即可显露股骨转子间骨折部位,牵引外展内旋下肢,将骨折复位,选取5~7孔重建板,经过塑形后,固定股骨转子间内侧骨质上,以恢复压力侧骨皮质的连续性;再选取股骨近端外侧切口,近端稍向前侧弧形,切口长10~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髂胫束,将股外侧肌起点切开后,从股骨外侧肌间隔上游离后,显露股骨转子间骨折部位,由于骨折已经通过前侧切口复位固定,无需过度剥离软组织,仅需分开2.0cm宽度,选取合适长度的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板,远端用复位钳临时固定,安装近端锁定套筒,透视下向股骨头颈方向打入2枚导针,一枚位于股骨颈中心,另一枚位于股骨距上方,深度位于股骨头关节面5mm处,经过C型X线机透视下验证骨折复位情况和导针方向与深度,确认无误后,选取合适长度锁定钉分别固定远近端,再次透视骨折复位情况和钢板螺丝钉固定情况,无误后,清点手术器械,彻底止血,安放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
1.3 术后处理
术后24h后拔除引流管。麻醉苏醒后早期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包括膝踝关节主动运动)以及肌肉等张收缩,配合CPM机进行关节活动。对于肥胖、年龄>40岁、术前检查血脂偏高的患者,术后24h开始皮下注射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连用7~10d。并参考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的程度指导术后锻炼强度,术后4~6周扶双拐下床不负重行走,术后2个月扶单拐逐渐负重行走。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功能恢复评估方法采用李强等报道的分项百分制髋评分法(改良Harris评分法)⑶。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度5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69分以下为差。
2.2 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8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5周,手术平均时间lh;出血量平均230mL。伤口全部I期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患肢活动能力均恢复至骨折前的水平。无髋内翻、股骨短缩、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无内固定物松动、失效的发生。按照以上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口进行评定,优32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87.5%。
3 讨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高龄(>70岁)患者由于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同时视力、听力和其他感觉器官功能减退,认知水平下降,多合并有骨质疏松及内科疾病,摔倒或髋部和大转子碰撞后,常引起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呈现为不稳定型,表现为转子间后内侧骨质粉碎塌陷缺损,大、小转子骨折分离;由于股骨颈干部皮质和负重系统遭到破坏,丧失承重作用,只有重建股骨距解剖结构恢复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