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吕氏消瘤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初探.docVIP

吕氏消瘤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氏消瘤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初探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吕氏消瘤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初探 (1.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北京 10005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 10001) 【摘 要】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中医“瘿瘤”范畴,吕培文教授在临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诸脏有关,总结了以理气消瘿、化痰散结之法为主的经验方药消瘤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 【关键词】吕培文;名医传承;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 【中图分类号】R5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75-02 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NG),是甲状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结甲的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率约占我国总人口的7%以上。结甲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4-8%,随着超声检查的进一步普及,有报道显示临床检出率在40%-50%[1]。目前结甲的致病机致并不十分清楚,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多认为是碘缺乏所致,散发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则多认为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生成或分泌障碍引起[2]。本病具有高发病率、性别依赖性、年龄依赖性的特点。甲状腺激素疗法可抑制甲状腺增大,阻止结节形成,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手术治疗,术后结节复发率高,国内报道为18—30%[3],国外报道为10%[4]。同时,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因此中医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本病的治疗尤其适用。 吕培文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吕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中西医对于结甲的治疗进展,提出以理气消瘿、化痰散结为治则的方法,现将吕教授临床经验方药消瘤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简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吕教授认为,结甲属于中医“瘿瘤”范畴,以一侧或双侧颈前结块,颈部单发或多发瘿肿,光滑质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为主要特点。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过大,导致人体内环境紊乱,肝气郁滞,而致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结于颈前而致病。吕教授认为,七情内伤,而致气机郁滞,瘀滞于颈部;正气不足,脾失健运,湿??生痰,痰气互结交阻于颈部;病程日久,阴亏虚火,灼液生痰,痰凝血凝交结于颈部均可导致发病。本病发病与肝、脾、肾诸脏有关,特别与肝脏最为密切。肝郁不舒,疏泄失调,则肝气郁结,气郁生痰;肝气犯脾,而致脾失健运,痰湿内阻;痰气互结,久病入络,瘀血内停,痰气与瘀血纠结而致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发病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起病原因各异,初起症状较隐匿,不为觉察,乃至求医之时,疾病多已形成较久,因此早期以气滞为主,而中后期则以血瘀、痰凝为主。本病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滞、痰凝、血瘀为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 2 遣方用药 消瘤方主要组成如下:夏枯草15克、连 翘15克、元 参15克、浙 贝10克、山慈姑10克、陈 皮10克、瓜 萎10克、桔 梗10克、半 夏10克、当 归10克、白 芍10克、柴 胡6克、厚 朴10克。 此方主要治则为理气消瘿、化痰散结。在治疗主症的同时,尤其对于局部发憋不适或胸胁胀闷,心烦易怒等兼夹症状疗效甚佳。结合患者病史及兼夹症状表现,可加减用药。如患者病史较短,以气机不畅为主要表现,则可加用香附、郁金以畅达气机、理气化痰;如患者病史较长,结合久病入络、久病致瘀理论,可佐以桃仁、红花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以助散结消肿之功;辨局部瘿瘤质地,如质地偏硬者,可加用黄药子、鬼箭羽加强散瘀消肿之力;若合并有囊内出血者患者,可加用丹皮、仙鹤草、三七粉以凉血、散瘀之功效。 3 方药特点 本病初起虽多以气滞痰凝导致,而随着疾病的进展,痰气互结、瘿络瘀阻,气、痰、瘀皆可伤正,而出现虚实夹杂之证。如一味理气、化痰,则易破气伤正,正虚邪恋,而致病势缠绵,易使病情出现反复,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纵观全方,契合病机,理气、化痰、消瘀、散结之品,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使本方用药平和,适宜长期服用。尤其适用于本病迁延日久,虚实夹杂之证。结合病机机理,气、痰、瘀互结日久,则易出现化热伤正之变。本方加用清热养阴、益气健脾之品,使邪祛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临床疗效甚佳。 方中应用夏枯草、连翘、山慈姑为治疗瘿瘤常用之药,三药共奏清热化痰、消肿散结之功,以改善症状;浙贝母为化痰散结消痈之佳品;应用柴胡以疏肝理气解郁,此处强调应辨寒热之性,若患者热象明显者,改用白蒺藜以平肝解郁,兼以活血;当归、白芍养血和肝,具有调肝理脾、活血祛瘀之功效;陈皮、瓜蒌药性平和,理气化痰宽胸,而不伤气血,重在调畅气机之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