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格式perfect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专题论文
学生姓名:刘云龙
学 号:0714103701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机械07-7班
指导教师:乔文刚
卷曲机环型弹簧的断裂分析及机架的加工
摘要
(1) 对大型轧钢卷曲机四棱锥部件环型弹簧的断裂从化学成分、金相、断口等方面做了综合分析。断口分析表明,弹簧的断裂性质为疲劳。
(2) 介绍卷曲机机架的精加工工艺。
关键词
环型弹簧;失效分析;疲劳;金相;卷曲机机架
Fracture analysis of curly machine ring type spring and Frame processing
Abstract
(1)For pysamid annular spring fracture of large rolling curly machine analysis by synthesis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metallographic phase, fracture. Analysis shows that fracture properties of spring is fatigue.
(2)Introduce rack finishing process of crimping machine.
Keyword
Ring type spring; Failure analysis; Fatigue; Metallographic phase; Rack of crimping machine
1 前言
断裂的环形弹簧是大型轧钢机上卷曲机部分的四棱锥部件的支撑零件。原产地德国。断簧共3组,每组有若干个,垂直方向上下嵌套安装使用。一组中断裂1件,另外两组各断裂2件。使用中预紧力2t,实际承重13.5t,由此产生的弹簧压缩行程为12mm。提供的设计信息表明该弹簧设计寿命约10a,实际使用2a后就发生断裂。
2 检测与分析
2.1 材质检验
从三组断裂弹簧的基体部分各取化学样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1,结果表明,三组试样的化学成分没有大的差别,表明为同批次产品。经查阅金属材料牌号手册该弹簧的材质符合德国的弹簧钢65Si7或55Si7,也等同于国标的60Si2Mn弹簧钢。
表 2.1
2.2 宏观分析
对断裂弹簧重新组装后观察发现,断裂的弹簧组件均为一组中的外圈弹簧,断裂的外圈弹簧外径为φ124mm,外圈内部形貌参见图2.1(断口见图2.1b),肉眼可见沿受力方向的严重损伤划痕。裂纹扩展的放射状条纹区较为平坦,瞬断区有剪切唇。
(a)弹簧外圈内壁形貌 (b)弹簧断口形貌
图 2.1 断裂弹簧的宏观形貌
2.3 断口检验
用线切割的方法取来样断口3对(每组取一个断裂弹簧,每个有2个断口),经断口表面处理后置于扫描电镜中观察。结果表明该三组断口大致雷同,断裂性质完全一致。
电镜中观察发现,裂纹起源于零件锥面与横端面相交的应力集中处(图2.1),源区具有疲劳贝壳纹的典型特征(图2.2)。弹簧在使用过程中该处内壁锥面弹簧承着最大的反复的拉应力,裂纹由此大致沿主应力方向扩展。裂纹扩展方向可以看到明显的人字形条纹(图2.3)。裂纹扩展区的高倍形貌示于图2.4,可见明显的疲劳辉纹。同时,在裂纹的扩展区还发现存在大量的二次裂纹。
图 2.1 裂纹源的低倍形貌
图 2.2 疲劳源区的贝壳纹
图 2.3 裂纹扩展的人字形条纹
图2.5是弹簧内锥面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的挤压痕迹和损伤形貌,表明弹簧的使用过程中润滑油维护不及时或更新不及时,残留的杂质在弹簧的往复积压运行过程中被深深的压人零件内,随积压行程在零件上产生持续的划伤。图7是快速撕裂区的韧窝形貌。
图 2.4 内壁上的划伤
图 2.5 快速撕裂区韧窝形貌
2.4 金相检验
分别在三组弹簧断口附近中取样进行金相检验。抛光态可见少量的D类夹杂物,按照ASTME45’评为D1.5。图2.6下部为断裂面,裂纹源大致和主应力方向呈45°,显然裂源在承受拉应力之外尚承受剪切应力的作用。
图 2.6 裂纹源区抛光态形貌
图2.7是3组弹簧低倍和高倍显微组织。显微组织为回火托氏体+上贝氏体+少量的铁素体。组织有一定的偏析。衡量弹簧钢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剪切模量,因此正常的热处理工艺应为淬火+中温回火(480℃),因此,正常的显微组织应为托氏体。然而,从断裂弹簧的显微组织看,该材料中存在上贝氏体、铁素体,表明该材料的热处理过程淬火加热均匀化不够(可能加热时间不足)以及冷却速度不足导致组织异常。
图 2.7 显微组织
对抛光态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定表明,基体显微硬度为:390HV0.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