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pdf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

2002年12月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第19卷第6期 Dec.20012 0PYUZHOU VoL JOURNAL UNrvERSrIY(Soc“SciencesEdi60n) 19N0.6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啭 许果,梅林 (1.重庆邮电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重庆400065;2.重庆邮电学院外语学院。重庆400065) [摘要]中西方价值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此表现在思维方式、交际风格、风尚习惯、家庭观念上也有 很大不同。 [关键词]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4x(2002)06一0044一04 人的社会行为总要受到某种社会价值标准的制约和驱 王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亲 动。荷兰学者霍福斯泰德(GeertHofs浏e)对几万份材料 和”……“利他”的社会价值观在文化的轴心时代就已相当 进行分析统计后,提出了四个价值标准:1、个人主义一集体 成熟且为儒家大肆张扬。 主义;2、权力分配的不同差距;3、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4、 “利他”价值观在几千年的积淀、发展中,铸就了民族 男性·女性(以下简称霍氏标准)¨J。 特色鲜明的思维模式。毛泽东把“利他”的价值观,用一句 实际上,霍氏标准并非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这是因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口J,集中而形象地作了总结,以之作 那些价值标准本身就是在更深远、更深层次的观念基础上 为共产党人的道德准绳。“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 建立起来的。而这种观念是建立在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 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为西藏边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要素—一每一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都必须既要利他。又要 孔繁森,可谓继承和发扬“利他”文化精髓的典型。 利已——的基础之上,又表现为对利己或利他的偏爱,从而 从承载“利他”文化的语言来看,崇尚和张扬“利他”价 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价值观。笔者认为,霍氏的几对价 值标准都是建立在利他——利己这对根本的价值标准之上 值的语辞很容易成为汉语成语。如:大公无私(清·龚自 的。这就是说,在霍氏标准的基础上,还可再提炼出“利己 珍《定庵续集·论私》)、先忧后乐(宋·范仲淹《岳阳楼 ——利他”的一对价值标准。且由于这对标准与人类行为 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 模式、语言模式、思维模式密切相关,应该是最根本的价值 传》)、古道热肠(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公而忘私 标准。 (《汉书·贾谊传》)、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穷则 一、价值观与思维模式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许友至死 (《礼记·曲礼上》)、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利他”的价值取向在中国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核心 ……难以计数,这些昭示着“利他”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 的“仁”就是“爱人”(《论语·颜渊》)也就是爱他人。孔子 认为比“仁”更高的“圣”,则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 成语,对于锁定和强化“利他”的思维模式的作用是勿庸质 语·雍也》)“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礼记·疑的。 正义·礼运》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