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微生物药敏的溶血性链球菌实验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基于微生物药敏的溶血性链球菌实验研究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医院
摘要:根据微生物药敏反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目标对溶血性链球菌进行微生物鉴定,对其抗药性进行实验评估,深刻掌握溶血性链球菌的生物药敏机理和感染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病料分离、PCR鉴定、镜检、药敏试验、攻毒试验与微生物化学试验等。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阿莫西林与磷霉素等对该菌的抑制效果很明显,为溶血性链球菌的深层研究提供基层研究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溶血性链球菌;
1.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分离及镜检
本实验于2016年4月采集溶血性链球菌,无菌接种于普通绵羊血平板。获得细菌后染色、镜检于纯化,并进行溶血试验分析。其中,染色用的是革兰氏染色,镜检、纯化步骤分别如下:
选取载玻片一张并拭净;用灭菌的接种环选取生理盐水一滴,放于载玻片中的中央,挑选取血平板上直径0.1毫米至至1.0毫米、半透明、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单独菌群。将接种环上的细菌加到载玻片的水滴内磨匀,涂成直径约1厘米尺寸的菌层。手持玻片,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烘烤2至3次固定。将玻片置于空气中,使其自然干燥。加草酸结晶紫染液于标本上,使其覆满标本,染1至2min,然后用水冲洗,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保持碘液覆盖1min,用水冲洗加95%酒精于玻片上来回流动,倾去酒精。如此重复2至3次用水冲洗。然后加番红花红,染色约1min后保持干燥。干燥后用显微镜察看,如果革兰染色阳性、成对或有链状排列的球形细菌为可疑菌群。36℃ 纯培养可疑菌群, 24 小时 后再次进行革兰染色,对镜检为革兰染色阳性、成对、短链球菌,接种于无菌血平皿36℃培养26小时后, 并置于4℃冰箱储存备用。
1.2 培养基分析
称选取9.6g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粉溶于180毫升超纯水,高压高温灭菌后,凉至60℃左右分装至试管中,每管2至4毫升,3℃储存。称选取16.05g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粉溶于280毫升超纯水,缓慢加入5.5g琼脂粉,高压高温灭菌后,凉至60℃左右倒平皿,直径9厘米的平皿每皿15至20毫升,4℃储存。称选取16.05g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粉溶于280毫升超纯水,缓慢加入5.5g琼脂粉,高压高温灭菌后,凉至60℃左右,缓慢加入5%血清和0.2%的裂解血,混合溶解倒平皿中4℃储存。
2.病原菌微生物化学试验
2.1 糖发酵实验
将实验菌株分别接入麦芽糖、葡萄糖、乳糖、果糖、菊糖、beta;至半乳糖苷、阿拉伯糖、肌醇、鼠李糖、甘露醇、卫矛醇、木糖和山梨醇等微生物化学试剂管中封存36℃培养26小时,察看分析实验结果。
2.2药敏试验
按标准纸片琼脂扩散法操作,将药敏纸片贴在划满病原菌种的血平皿上,放置26小时36℃温箱,并保持纸片间适度距离。本次实验共用9种药品:阿米卡星、新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磷霉素、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和磺胺甲恶唑等。
2.3 病原菌PCR鉴定
本实验所做的PCR鉴定内容,主要目的在于检验菌株是否含有GDH基因。溶血性链球菌的谷氨酸脱氢酶属于GDH蛋白家族。通过核酸序列分析表明,GDH基因包括一个开放性框架,具有编码448个氨基酸残基,在细胞表面酶活性是NAD(P)H依赖型,作用底物为L一谷氨酸,其编码基因在SS2中存在。SS2的GDH有保守的抗原性,能与感染有毒溶血性链球菌的溶血性链球菌的血清反应,可作为检测溶血性链球菌的重要标志性抗原。若获得GDH基因,则证明该菌株为溶血性链球菌,而且较大实验结果可能会为溶血性链球菌。
2.3 PCR模板的制备
将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36℃摇床培养16小时后,按照DNA提选取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DNA提选取:选取0.5至2毫升培养菌液,0.9万最高转速,离心30秒弃上清,提取菌体,尽可能会吸净上清。缓慢加入200微升缓冲液RB重悬洗涤细胞,0.9万最高转速,离心30秒,弃上清后将细胞吹打重悬于200微升缓冲液RB中。缓慢加入50至90微升溶菌酶上下混合溶解,36℃温浴1h。0.9万最高转速且离心2min,弃上清后将细胞吹打重悬于200微升缓冲液RB中。缓慢加入200微升结合液CB,立即急速摇动上下充分混合溶解,再缓慢加入20微升蛋白酶K(20mg/毫升)溶液,充分混合溶解,60℃置于9min。冷却后,缓慢加入90微升异丙醇,急速摇动上下充分混合溶解,此时可能会出现絮状沉淀。
将上一步所得溶液和絮状沉淀都缓慢加入一个吸附柱AC中, 0.9万最高转速离心30秒,清空提取管中的废液。缓慢加入500微升抑制物去除液IR,1.2万最高转速 离心30秒,弃废液。缓慢加入600微升漂洗液W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