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ker疗法在神经病变引起咽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中效果观察.docVIP

Sharker疗法在神经病变引起咽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中效果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harker疗法在神经病变引起咽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中效果观察

Sharker疗法在神经病变引起咽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中效果观察 王卫丽 李超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康复科 河南省郑州金水区总医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收稿日期:2017-01-25 Received: 2017-01-25 吞咽障碍是神经病变尤其脑血管病后常见的临床症状, 咽期吞咽障碍又是吞咽障碍分期中最常见的一期, 本研究就Shaker疗法在咽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12月郑州人民医院吞咽功能障碍住院患者152例, 其中男性90例, 女性62例, 脑梗死80例, 脑出血72例, 均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为脑血管病并有吞咽障碍症状, 经吞咽造影确诊咽期功能障碍, 排除听理解障碍认知障碍及配合能力差者, 严重颈椎病及颈部运动功能障碍者,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排除鼻咽癌等颈部癌症患者,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咽部解剖结构异常引起吞咽不能患者, 随机分为2组, 2组的患者的年龄, 病程, 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75例患者接受吞咽障碍基础训练 (口颜面及舌) , 冰刺激, 舌压训练, 呼吸训练, Vistcam吞咽神经治疗仪;治疗组77例在接受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给予Shaker疗法训练。 1.3 疗效判定: 2周后通过吞咽造影, 吞咽严重程度功能分级判断, 治疗组可顺利进食1, 2, 3, 4号造影剂30例, 会厌滞留无误吸者22例, 会厌少量残留无误吸者11例, 可进食2, 3, 4号造影剂无误吸者8例, 均误吸者6例。对照组可顺利进食1, 2, 3, 4号造影剂10例, 会厌滞留无误吸者12例, 会厌少量残留无误吸者20例, 可进食2, 3, 4号造影剂无误吸者10例, 进食3, 4号造影剂无误吸者8例, 均误吸者15例。 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1];治疗组治疗前1级40例, 2级35例, 3级3例, 治疗后1级6例, 2级8例, 3级40例, 4级24;对照组治疗前1级35例, 2级17例, 3级20例, 治疗后1级15例, 2级22例, 3级28例, 4级10例。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见, 治疗组效果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 (77例) , 对照组为83.3% (75例) ,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9, P0.05) 。 3 讨论 咽期吞咽指吞咽动作开始于食团进入咽, 结束于环咽肌松弛, 食团进入胃。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大多因舌根, 咽缩肌收缩力差导致咽腔压力不足至舌根与咽喉壁贴合不紧密, 食物误吸, 咽腔压力是食物下咽的原动[2]。吞咽障碍治疗中传统常用的方法除基础训练, 冰刺激外, 还有用力吞咽, 门德尔松手法, 声门上或超声门上吞咽法等, 以上方法更多的是让患者自己体会, 而Shaker疗法训练相比较更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 可具体观察患者能否完成动作。Shaker疗法即头抬升训练 (HLE) 也是等长/等张吞咽训练, 增加上食管括约肌 (UES) 开放的肌肉力量, 通过强化舌及舌根运动范围增加上食管括约肌 (UES) 开放减少下咽腔食团内的压力, 使食团通过UES入口的阻力减少, 改善吞咽后食物的残留或误吸。Shaker疗法是一种强调患者主动参与的训练的方法, 弥补了理疗和被动刺激疗法的不足, 大大缩短了患者病程。 表1 治疗后2组比较 ?? 下载原表 作用机制:舌骨上肌以及其他肌肉如颏舌肌, 甲状舌骨肌, 二腹肌使舌骨喉联合面向上向下运动, 对咽、食管段施以向上向前的牵拉力, 使食管上括约肌开放, 从而减少因食管上括约肌开放不良导致的吞咽后食物残留和误吸的发生[3]。 训练方法:仰卧于床上, 尽量抬高头, 但肩不能离开床面, 眼睛看自己的足趾, 重复数次, 看自己的足趾抬头30次以上, 肩部离开床面累计不应超过3次[4]。 临床最常见饮水呛咳大多属于咽期吞咽障碍, 早期将此方法应用于适应的患者, 更加促进患者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使病程明显缩短与其他患者。该方法简单易行、直观, 尤其对脑卒中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语言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88. [2]窦祖林.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3. [3]汪进丁, 徐丽君.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