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
李旭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高校图书馆服务也面临新的挑战,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已成为发展趋势。其内容主要包括服务理念的创新、服务平台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其中, 服务理念的创新是先导, 服务平台的创新是重点, 服务方式的创新是关键。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服务创新;
作者简介:李旭东 (1986-) , 男, 河南郑州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为图书典藏和流通。
收稿日期:2017-03-02
Received: 2017-03-02
“互联网+”时代使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行为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人都可以平等地、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服务途径和服务模式。开放、互动、分享和创新已经成为如今的主流生活方式, 众多的社交平台如QQ、微博、微信等赋予了每个公民个性化表达的权利和机会, 信息传播、交互和获取的渠道变得更加简捷通畅。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 支撑着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图书馆要满足高校师生知识信息的需求, 就要既坚守传统的业务, 又要高度关注“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的趋势, 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 使“互联网+”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以更新迭代的创新服务满足师生细致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一、“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含义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作为交互平台, 大量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 (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 来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无缝衔接,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相对较成熟的传统行业之中, 以形成传统行业的全新的业务体系, 使之在新兴“互联网+”的沃土中更加繁荣昌盛。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 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 与互联网碰撞融合、互联互通, 以解决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用户不相匹配的局面, 以及其所面临的信息技术问题。通过“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等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这一“生长着的有机体”所提供的服务始终保持常变常新的能力, 更好地发挥作用, 履行使命。
二、“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
(一) 服务理念的创新是先导
21世纪是观念的世纪, 谁观念更新, 谁就是最大的赢家。在“互联网+”时代,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服务的创新, 服务理念的创新是先导。服务理念的创新, 就是要摒弃消极被动的传统服务理念, 树立积极主动的服务理念, 以用户为中心。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了解高校师生的兴趣爱好, 根据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搜索、浏览痕迹, 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用户建立个性化移动阅读行为模型, 并根据该模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阅读推送、信息检索等[1]细致、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二) 服务平台的创新是重点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平台是建立在纸质文献服务架构上的, 受其文献资源数量、场地、开馆闭馆时间等条件的制约, 只能接待有限读者, 师生需要什么文献资料, 必须到图书馆才可以查询、借阅, 费时费力。这种服务的低效率与“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极不协调。但高校图书馆要独自打造一个新的服务平台、发掘新用户、拓展服务空间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 要实现“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之力与社交平台融合互通, 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服务载体, 以用户数庞大的社交平台为服务阵地, 介入其中并提供服务。如:借助“二维码读者证”让高校师生及校外用户用手机替代借书证通过图书馆“门禁”并查阅资料、借还图书;借助微信、支付宝平台推出高校图书馆“借还图书查询”的功能, 用户通过登录微信就能了解自己所借图书是否超期, 并能在手机上办理图书“续借”手续, 节约用户的时间;借助微信用户免费预订图书馆的展览、讲座、培训、娱乐互动等入场券, 既便于图书馆组织者事先了解参与图书馆一系列活动的人数, 从而妥善地做好统筹安排工作, 又有利于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图书馆, 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而“微阅读”则可以让高校师生和校外用户用手机随时随地阅读图书馆的电子书, 成为用户获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借助“手机+社交平台”的服务创新, 不仅可以吸引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 大大增强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黏合度, 而且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社会效益, 使高校图书馆服务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AZOP助学系统在安全工程专业实习中的应用.doc
- HCV NS5A通过抑制p-AMPK并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及HMG-CoA还原酶促进小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doc
- IECTC 80与IMO的关系及其颁布的国际标准.doc
- Kartagener综合征5例临床及影像特征分析.doc
- 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其基因报告1例.doc
- GDSL脂肪酶增强棉花对大丽轮枝菌的抗性.doc
- MAGIC综合征1例报告.doc
- Marchiafava-Bignami病伴脑白质广泛脱髓鞘病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oc
- Matlab在静电场描绘实验结果评定中的应用.doc
- 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