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分析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二).doc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分析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二).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分析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二)

“分析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二) 如前所述,我们分别讨论了“分析-综合思维”,“分析方法”以及“形象分析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本文我们继续对 “逻辑分析法”、‘“ 数理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等在解题中的应用进一步展开讨论。 四.“逻辑分析法” 在解题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解题研究中,我们把利用物理概念、规律,对形象思维的结果——形象情景(或“内象”) 实行的分析-综合法,简称为“逻辑分析法”。 例如通过逻辑分析可知,在运动过程中包含着力、速度、牛顿定律、功能关系,在电学过程中包含着电功、电势能及其相互关系、电磁感应定律等等。 实际上,逻辑思维起始于对形象思维确认-递升而来的“形象图景”,或者形象图景就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或切入点、突破口。逻辑分析的目的,进一步弄清物理实体、状态、过程的内部本质,发现和构建已知量、待求量的必然联系,亦即对已知量、待求量做物理层面的各种分析过程,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功能分析、冲动分析、量子分析和系统的能量、动量、质量、电荷等是否守恒的分析等等。进而,根据概念的物理含义和适用范围,判断所需概念是否正确,根据规律的适用条件,确定某个物理规律是否可用。在比较、归类基础上,应用由因导果、执果索因、简单模仿、类比模型、变换等效等方式,搜索和打通解题思路;根据物理原理、定理、定律、公式、二级结论等,发现和确定已知量、过渡量、待求量等的关系,最终获得解题所需的具体方程、不等式等组合。 仿前所述,以逻辑分析环节为起点的逻辑思维阶段,实则为了解决一个所求习题的“定性”问题。 具体地,逻辑思维(构思)阶段,即通过对“习题反映”提供的图景信息的深入分析和比较,根据用恰当的物理概念、规律,发现、抽取联系已知量、未知量的本质特性及其联系,目的在于构建起诸如运动学公式、牛二定律式、能量守恒式、动量守恒式等组合。 为了以后方便讨论,我们把这种“组合”,试称为破解习题的“逻辑方案”,或视为逻辑思维成果的“意象”。 例如;一根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用外力把小球提到图示位置,使绳伸直,并在过O点的水平面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从静止释放小球,求小球通过O点正下方时绳的拉力大小. 如所示为零;A-B段加速;B点速度达到,方向向下;C 点最大速度,水平向左。 如何变化:在A-B段,直线“加速”;B-C,B-C,圆周变速。 ⑸能量状态1:在A点,重力势能;B点,(转动)动能加重力势能;C点,与B点类似。 如何变化2:在A-B段,动能增加,势能减少;在B点,机械能损失(速度减小);B-C段与A-B段类似。 至于逻辑比较:亦主要是指习题负载与解题经验的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讨论从略) 2.逻辑抽象: ⑴概念抽象:已知条件、,由此挖掘出下落高度(隐含条件);至B点,绳长为圆半径,速度突变后仅余, 的 “正交”分力(直觉判断);待求未知为“小球通过O点正下方时绳的拉力大小等。 ⑵规律抽象:机械能守恒,速度分解,向心力公式。 ⒊逻辑推理:即对抽象所得组合框架进行逻辑推理。在A-B段,由于满足重力做功的条件,因而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应上式可以执行;在B点,则执行正交分解的规律;在B-C段,执行向心力公式去推演等。 由此,在⑴⑶子过程,由于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mgl=mvB2 /2 ① mvB′2/2+mgl(1-cos60°)= mvC2/2 ② 在⑵子过程,由速度分解可得 vB′=vBcos30° ③ 在C点由牛二定律得 ④ ⒋逻辑应变(修正):联立以上四式成方程组,即得破解此题的——逻辑方案,确认无误提交给数理思维部分“求解”。 若缺乏层层深入的分析,忽视悬绳“从伸直到对小球施加拉力”的暂态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而是对小球“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渐进过程,直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最低点速度,则必将导致解题的出错。 这样是否无事生非,小题大做呢? 答案是否定的。“分析方法”往往不是停留在单纯、机械、狭隘意义上,而是“广义”的,且贯穿于整个解题过程,与比较、抽象、推断、修正等环节交织在一起。通常所谓“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分析”,意义亦在于此。逻辑分析,就是从物理本身的角度或视野出发,对当前“习题反映”(负载)的逻辑信息做“化整为零”处理,以便于弄清过程的状态、细节,不至于挂一漏万、导致解题的失败或遗憾。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有其利则必有其弊,把逻辑思维过程分成四个环节,有时却较难界定。如此多的文字,看来繁琐,却是人脑思维活动的细致描述,许多如概念、规律抽象和推理的“意念”,实则一闪而过,平时解题没必要写出,日久天长一旦实现格式化、熟练化,实行起来必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