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催化_均相催化多相化新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相催化_均相催化多相化新进展

化 学 进 展 第 9 卷 第 2 期 1997 年 6 月 V o l. 9 N o. 2 J u n e, 1997 PRO GR E SS IN CH EM IST R Y 3 两相催化 均相催化多相化新进展 兵33 金子林333 郑晓来 蒋景阳 王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12) 摘 要 评述了水溶性膦配体和两相催化研究领域的进展, 探讨了固载水相催化、温控 相转移催化和氟两相体系等新型两相催化体系。两相催化在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不饱和化 合物的加氢反应以及其它有机反应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两相催化 水溶性膦配体 金属有机配合物 加氢甲酰化 加氢反应 Two- Pha se Ca ta ly s is Recen t A dvan ce s in the He terogen iza t ion of Hom ogen eous Ca ta ly s is Z h en g X ia ola i J ia n g J in gy a n g W a n g B in g J in Z il in (S ta te K ey L abo ra to ry o f F in e C h em ica ls, Schoo l o f C h em ica l E n g in ee r in g, D a lian U n ive r sity o f T ech no lo gy, D a lian 116012, C h in a) R ecen t deve lopm en t s in th e ch em ist ry o f w a te r2so lu b le p ho sp h in e s an d A bstra c t tw o 2p h a se ca ta ly sis a re d iscu ssed, in c lu d in g seve ra l no ve l tw o 2p h a se ca ta ly t ic sy stem s th a t a re suppo r ted aqu eo u s p h a se ca ta ly sis, th e rm o regu la ted p h a se t ran sfe r ca ta ly sis, an d f luo 2 ro u s b ip h a se sy stem. N um e ro u s app lica t io n s o f tw o 2p h a se ca ta ly sis to h yd ro fo rm y la t io n , h yd ro gen a t io n an d o th e r o rgan ic reac t io n s a re a lso de sc r ib ed. Key word s tw o 2p h a se ca ta ly sis; w a te r2so lu b le p ho sp h in e s; o rganom e ta llic com p lex2 e s; h yd ro fo rm y la t io n; h yd ro gen a t io n 一、 引 言 均相络合催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使用。迄今为止, 为解决 该问题而普遍采用的均相催化多相化方法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将催化剂静态固定 在高分子或无机载体上的固载化均相催化; 另一类则采用水溶性膦配体, 将均相催化剂动态 “担载”在与产物互不相溶的水相而实现的水?有机两相催化。固载化均相催化剂经过多年深 入的研究, 仍未解决金属脱落流失的问题, 因此至今未有工业应用的报道1 。 与之形成鲜明 收稿: 1996 年 4 月, 收修改稿: 1996 年 10 月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石化总公司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33 现在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 333 通讯联系人 对比, 两相催化体系在保留了均相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和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的同时, 又 具备多相催化产物和催化剂易于分离的优越性, 开始在催化反应中体现出广泛的适用 性1 ~ 3 。 1984 年, 以水溶性膦配体三2间磺酸基三苯基膦钠盐 (T P P T S) 和铑的W ilk iso n 型配合 物[H R h (CO ) (T P P T S) 3 ] 为催化剂的丙烯两相氢甲酰化反应技术, 在德国鲁尔化学公司 (R u h rch em ie) 获得工业应用4 , 至今建有两套年产 30 万吨的正丁醛工业装置5 。 这个简称 为 R CH ?R P 催化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