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
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方胜1,2,3,彭韬1,2,王世杰1,2,* ,刘秀明1,2,孟凡德1,2,3(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 阳 550002; 2.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贵 州 普 定 562100;3.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 京 100049)摘 要 :为查明高异质性背景条件下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 空 间分布变化特征 ,在 6 类 典 型 人 为活动方式石灰岩坡地针对 4 类主要生境类型(土 面 、土 石 面 、石 沟 、石 缝)开展生境空间分布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并 利 用 Guelph入渗仪进行稳渗率实 验 。通过对比分析各生境土壤性质和土壤稳渗率关系 ,结合人为作用方式探讨各生境土壤性质和稳渗率空间变化特征及其 演 化 规 律 。结 果 表 明 :1)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普遍高于非喀斯特地区 ,喀 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受土壤孔隙和岩石裂隙耦合 作用 影 响 。2)各生境条件下土壤稳渗率具有高度的 空 间 异 质 性 ,呈 现 “斑 块 状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3)坡地人为作用方式变化将 改变原有生境的土壤性质 ,进而导致各生境土壤稳渗率随人为活动进程 发 生 相 应 变 化 。 人为踩踏作用影响较小的原生林 、次生林和乔灌林坡地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稳渗率普遍 高于石沟和石缝生境 ,但转变为人为踩踏作用强烈的放牧灌草地或火 烧人为干扰地后 ,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退化严重 ,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增大 ,稳渗率显著降低 。 而石沟和石缝生境土壤性 质和稳渗率受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土面和土石面生境 ,土壤稳渗率仍可维持较高水平 。关 键 词 :喀 斯 特 ;土 壤 ;入 渗 ;稳 渗 率 ;异 质 性 ;土 地 利 用中 图 分 类 号 :S152.7+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9250(2014)01-0001-10土壤 稳 定 入 渗 率 (K 值 ),简 称 土 壤 稳 渗 率,是 表征土壤水分入渗 的 重 要 过 程 参 数 ,广 泛 应 用 于 水 文过程、灌 溉 管 理,植 物 水 分 利 用、土 壤 侵 蚀、土 壤水分与溶质 运移等领域研究[1]。 就 定 义 而 言,土 壤 入渗率一般随入渗 时 间 逐 渐 降 低 ,并最终趋于稳定 状态,此时的入渗速率就是土壤稳定入渗率[2]。已有的 研 究 表 明,土 壤 稳 渗 率 与 土 壤 容 重 、土 壤质地、有机 质、孔隙度等因素 有 关[3]。 一 般 来 说, 容重越大,孔隙度越小,土壤稳渗率越低[4]。结构 疏 松的土壤要比结构紧密的 土 壤稳渗率要大得多[5]。 土壤有机 质 的 胶 结 作 用 由 于 能 够使相对松散的土 壤颗粒形成团粒结 构,通过促进团聚体的形成对土 壤稳渗率产 生 一 定 的 影 响[6]。 目 前,关 于 土 壤 入 渗 方面的研 究,已 在 黄 土 高 原 区、南方红壤区和川中 丘陵区等地开展了 大 量 工 作 ,并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 和经验。研 究 焦 点 主要集中在 土壤入渗能力及其 影响因素、入 渗 空 间 异 质 性、降雨入渗与产流关系 等三个方面[7-9]。但上述几方 面 的 研 究 主 要 针 对 非 喀斯特地区,而喀 斯 特 地 区 土 壤 入 渗 研 究 则 主 要 集 中在不同土地利 用类型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等方面 , 如:刘丽红 等 对 喀 斯 特 槽 谷 区 的 旱 地 、荒 地 和 林 地 的土壤渗 透 性 进 行 了 研 究 ,结 果 表 明,旱 地 土 壤 水 分入渗能力 最 好,而 荒 地 较 差[10];陈 喜 等 对 喀 斯 特 地区林地、耕 地 和 荒 地 进 行 了 土 壤 稳 渗 率 测 定 ,林 地 平 均 土 壤 稳 渗 率 为 0.8 cm/min,耕 地 为 0.6cm/min,裸地为0.01cm/min,差异显著[11];张治伟等对不同 土地利用类型石灰岩 土 壤 的 入 渗 过 程 曲 线研究表 明初始入渗速率和稳 定 入 渗 速 率 均 呈 现 灌丛>果园 > 草 地 > 旱 地[12]。 虽 然 喀 斯 特 地 区 土 壤入渗 能 力 受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影 响 存 在 差 异 ,但 简单、笼统地在单一 土 地 利 用 条 件 下 所 开 展 的 土 壤 入 渗研究,很难真实 地 代 表 和 反 映 高 异 质 性 背 景 下 的 土壤入渗能力和空间变化规律 。此外,彭韬等人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喀斯特坡收 稿 日 期 :2013-01-28;改 回 日 期 :2013-04-28基 金 项 目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 于 水 -岩 -土 -气 -生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