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临床用药浅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临床用药浅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大黄临床用药浅述 刘姝平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370001)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17-02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主产陕西﹑青海﹑甘肃﹑四川,唐古特大黄主产青海﹑甘肃﹑四川﹑西藏,要用大黄主产四川﹑云南﹑湖北。呈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片状,除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颗粒性;根木部发达,具放射性纹理及形成层环纹,均称“槟榔纹”,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被染成黄色,主含蒽醌类衍生物。 另有:土大黄为同属波叶组植物藏边大黄﹑河套大黄(波叶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的根和根型。主产于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呈不规则圆锥形,外表红褐色,无横纹,质轻而松,断面无星点,无锦文,根茎髓部无星点,木部宽广,射线细密,不具星点,气不清香而重浊,味先涩后苦,主含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两者来源于同属植物,植物形态又相似,民间常把土大黄当做大黄用,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应加以鉴别。 俗话说大黄救命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大黄在临床应用效用确实卓著。《景岳全书》称:大黄为中药四维之一,喻大黄为良将。此药苦寒沉降,走而不守,斩关夺门,有将军之号。可见大黄一药,是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称大黄有“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力水谷,调中化石,安和五脏”等作用。大黄的功用虽多,但推陈致新能提纲挈领地概括其要点。近年来采用以大黄为主的方剂,尤其是单味大黄,治疗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急腹症﹑急性高热症﹑泌尿系疾病﹑肝炎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疗效,为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试以有限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对大黄临床应用作一浅述。 一﹑蓄水﹑蓄血﹑热病﹑出血症 (内﹑外﹑泌尿科疾病) ① 肾功能衰竭 近年来用大黄或以大黄为主,保留灌肠屡有报道,具有保护病人残余肾功能,减少痛苦,延长存活时间等作用。与透析疗法相比,费用也大大降低。前广平报道:用30克大黄,加水200毫升煎沸,作保留灌肠,日2次,疗程5-7天。治疗5例,其结果是症状改善,尿量增多,神志清楚,血中非蛋白氮,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有下降。毕增祺等报道用大黄为主,煅牡蛎﹑蒲公英为辅。大黄30-50克(后下用10克) 。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煎液后加水至600-800毫升,保留灌肠20分钟左右。日一次,病重日两次,以病人日大便3-4次为宜。对20例胃功能衰竭病人进行了系统观察。其中10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均获得缓解,血尿素由治疗前平均值为98.7毫克%降至52.6毫克%(Plt;0.001),血肌酐由治疗前平均值为7.27毫克%降至5.37毫克%(Plt;0.01),二氧化碘结合力由治疗前平均值38.1毫升容积%,上升至55.1毫升容积%(Plt;0.01) 。另外10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② 泌尿系感染 王世囊报道用大黄煎剂膀胱灌洗治疗膀胱绿脓感染获得成功。方法是用生大黄30克加水煎成3000毫升,4层纱布过滤,灌入瓶中,蒸20分钟。做潮式引流,冲洗膀胱(有时予以抽吸),日二次。二周后尿液逐渐澄清。肾功能﹑血沉﹑血象逐步恢复正常。尿培养无细菌生长。推测机理可能是(1)改变膀胱PH值,改变细菌生长环境。(2)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3)机械冲洗。(4)碱性大黄液有清除膀胱脓苔,增加膀胱内膜血行,活血通瘀作用。 ③ 急性高热 凡证属实热而腹胀﹑便秘者,于清热的同时加用大黄痛下往往取效。 大黄之所以能退高热,可能是通过泻下以排除有害物质及其对局部肠神经丛的刺激作用,进而引起全身调节反应,改善机体状态所取得的。对于感染性发热,与其具有抗菌作用也有密切关系。 ④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周建宣报道用大黄24—30克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4例.用法是水煎服 (煎沸后继续煎煮10分钟左右) ,每日服二次.结果治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9%.全部治愈的病例服药2—6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机理是促进肠管坏死物﹑炎症渗出物的排出,改善肠壁微循环及肠腔内环境,加快肠上皮,粘膜下层等组织的再生与修复。 属于中医的血证范围。自1977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