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障碍典型个案的分析与思考.docVIP

中学生心理障碍典型个案的分析与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心理障碍典型个案的分析与思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学生心理障碍典型个案的分析与思考 杨生存 摘要:本文通过中学生心理障碍典型个案的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障碍;案例;分析;思考 作者简介:杨生存,任教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西园中学。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1.[典型个案1]:某女,初二,学习成绩优秀。面部因烫伤留有疤痕,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其他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因自卑而几欲轻生,也常埋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再告别人生。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十全,过分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发事件所破坏。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甚至低下;重者,会变得呆(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懒(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忧人忡忡,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的出格行为)。 2.[典型个案2]:某某,初二学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0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开始节食。没几个月体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呕吐,消瘦脱形,无法坚持学习,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这是一种多见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碍。据调查,一般这类人从小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进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条的体态,就有意地控制饮食。久而久之,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影响身体及心理健康。 3.[典型个案3]:某某,初二男生,因父母远在农村,寄宿于亲戚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口吃;他性格内向,常孤独一人,同班中无知心好友,遇有不如意之事,没有合理的排遣方法,常因此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农村父母身边。 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情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山区农村,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方言浓重,又因幼年模仿和着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笔者曾对中学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孤独型学生占被测学生的10%。这中间,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小哑巴”,而在家庭中却是”小喇叭”。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还有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也存在着不少情况。总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诸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4.[典型个案4]:某某,女,初三,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有时伴有腹泻,痛经,记忆再现困难,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抑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因此,我们心理保健的重点应放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上,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碰到最多的就是这类问题。 有的学生遭遇学习通道障碍,把”辅导”写成”导辅”,写字缺行,发音不清,讲话像幼童一样困难。据美国神经病学家奥尔顿研究,认为这些学生智力正常,视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可能是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联系障碍。这类学生考试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甚至逃学。 5.[典型个案5]:某某,男,初二,外表文静有礼,但内心非常痛苦。诉说其每次作业反复检查十余次,生怕遗漏出错,在家反复洗手,重复关门,生怕疏忽大意。寄封信,要拆了粘,粘了再拆,反复拆封十余次还不罢休。 这是强迫行为,无意义的想法无法排除。此类同学外表正常,但对其强迫行为难以摆脱,思想苦闷,情绪忧郁。据资料表明,此症多见于16~3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具有强迫性格缺陷:过分怕脏,过分细心,过分不放心,过分穷思竭虑。 因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就中学生心理障碍而言,还有许多表现,这里列举常见的、典型的症状,供研究参考。 二、对典型个案的思考 1.[思考之一] 这些典型个案足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据有关方面估计:”上海市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明在性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