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机传动系统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织机传动系统设计

目 录 摘要 III 关键词 III Abstract III Keywords III 1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目的和意义 1 1.3 圆筒编织机的发展现状 2 1.4 传统圆筒编织机的工作原理 2 1.4.1 存在的缺点 2 1.4.2 现有编织机的相关技术 3 1.5编织机的发展前景 3 1.6 主要设计内容 4 2 方案论述 4 2.1编织机工作原理和机构及传动控制系统 4 2.2 设计和改进圆筒包装带编织原理和机构以及传动控制系统 5 2.3 纱线张力改进方法 6 2.4 传动装置组成 7 2.5 初步确定减速器结构和零件类型 7 3 过程论述 8 3.1 电动机的选择 8 3.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8 3.3 离合器的选择 10 3.4 直齿轮设计 11 3.4.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2 3.4.2 计算 12 3.4.3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3 3.4.4 几何尺寸计算 14 3.5 锥齿轮(轴)的设计和校核 16 3.6 轴的设计及轴承型号的选择 25 3.6.1 拟定轴上的装配方案 26 3.6.2 轴上零件的定位 26 3.6.3 各轴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27 3.6.4 提高轴的强度的常用措施 27 3.6.5 轴的结构的工艺性 27 4 四连杆运动分析 28 5 结果分析 29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32 圆筒编织机传动系统设计 摘要 介绍了编织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织过程中对各的动作要求,Abstract Describ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weaving and knitting machines during the course of action required of each component, the traditional cylinde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pur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ast slow control clutch control, explosives manual feed through the system are give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summed up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common machine knitting machine complex, bulky, long transmission lines, operation is not convenient,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accessories and more. Keywords Knitting machine;working principle;mechanical parts;transmission 1 绪论 1.1 引言 圆筒包装带自动编织设备既可以用于民用,也可以用于军事方面。随着对外军事频繁交流,由圆筒编织机自动编织炸药和炸弹包装织带需求不断增加,对编织机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需求量大,利润高。在民用方面,编织机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利用,在工程建筑、消防、包装等领域应用织带特别多。目前,在整个编织机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机械成分多,传动路线长,技术含量低,操作和控制需要手工,工作环境恶劣,所以研究包装用的圆筒编织机对于提高机器的机电自动化水平,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从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由于它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需求量大,产生的经济效果可观。圆筒包装带编织是利用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原理编织成圆筒型的织带,织带按一定的节距装有一定数量的炸药。 1.2 目的和意义 在国外机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的织企业也在呼唤国产优质机对国内织机械企业提出新的要求。 在机理构造上,一些国产机也与进口机无太大差别。但国产机在有关在线检测方面与进口机的功能差距较大,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有些高档产品的生产需要;另外,国产机在生产中的通用性较强,而针对性不高,不易生产出特色产品,这些方面国产机在今后的生产中有待加强。 国外企业的竞争,国内用户要求的不断提升,机企业走创新路子,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呼声更高。国产织机械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除了研发能力.技术创新不足之外,还主要表现在加工精度和运行可靠性两个方面。因此,必须下大力气研究从生产过程、管理过程.流通过程与创新的系统优化问题,借助系统论控制论的理论,努力消除现存的问题,缩短差距。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创教育与企业新局面。通过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与设施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