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道家的天人感应思想.pdf
l,i
擘幸钳技大学学柱醚社会科学版
w‘L…‘·………………一………一……………一-·……………………一………‘
SHEHu¨EXUEB^N
先秦道家的天人感应思想
张海英。张松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0082
…。。。……………………………………………一’…。………一‘‘一一。‘…………‘‘‘………一‘‘……一。…’…’。‘…’
摘要:先秦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包括神学化的天人感应思想和自然化的天人感应思想两大类。先秦道家所持
的主要还是一种自然化的天人感应思想。老子、列子的思想中多少有些神学的天人感应观念,文子的天
人感应思想主要是自然化的气感应,很少神学的成分,但他的感应之气既包括物质性的阴阳之气,又包
括非物质的精诚之气。加上他偶尔也有“天与之,地助之,鬼神辅之”这一类神学性质的天人感应思想,
这就使得他的感应说多少带有一些神秘性。先秦道家一直到庄子才基本抛弃了神学的天人感应思想,
而从自然的角度来谈天人感应。
关键词:先秦道家;天人感应;气感应
: 作者简介:张海英(1971一),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湖南大学期刊社副编审,研究方向为
中国哲学;张松辉(1953一),男,河南唐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
国思想史与中国文学史。
: 收稿日期:2011.12-20
:一…-.-……………~…………………………………………一…………………………………………·-: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1
学者对天人感应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上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
对汉代特别是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探 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
讨。对先秦时期天人感应思想研究的有张松辉 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
的苟子的天人感应观…和庄子的气感应思 也。”【4胁《天志》说:“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
想旧1、肖云恩在探讨庄子的“真人”思想时提到 有过,天能罚之。天子赏善不当,听狱不中,天
了天人感应口1。但都末见对先秦道家的天人感 下疾病祸福[祟],霜露不时。”¨m这里指出入
应思想做出整体的研究。本文拟以老子、文子、 的不当行为会招致天的惩罚,这里的天就是天
庄子为主要考察对象,兼及列子、曷q冠子等道家 帝,一位全知全能的人格神。
人物,整体性地讨论先秦道家的天人感应思想。 儒家也有这种神学化的天人感应思想,孔
子就说:“风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类别 矣乎。[5】”(《论语·子罕》)麻天祥说:“河图
洛书是预示古代圣人即将受天命出来治理国家
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早在 的易代之征,也是圣人治国有方、天下太平、人
夏商时期就已流行,到春秋战国时期已非常普 民安乐的象征……是沟通天、人,人、神之际的
遍。但其时占主导地位的是神学化的天人感应 中介,是天人感应的象征。”【6lIll。…孔子认为统
思想,这种天人感应思想的前提就是存在着一 治清明就会有风凰到来,或者出现河图洛书。现
位有意志的、人格化的上帝,他根据人们行为的 在这些祥瑞都没有出现,是因为当时礼崩乐坏,
好坏来决定对人们的赏罚,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2013版教材谈《概论》和《纲要》课程内容的优化与衔接.pdf
- 从SCL-90量表积分变化观察逍遥温胆汤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患者的作用.pdf
- 从“钱学森之问”看“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pdf
- 从《史记》研究到《史记》学研究--《史记学概论》与《史记》学研究的新起点.pdf
- 从《哲学概论》一书论唐君毅先生中期的形而上学观.pdf
- 从《城市区志编纂概论》谈方志学创新理论问题.pdf
- 从《嵩阳观感应颂碑》看唐代隶书的艺术成就.pdf
- 从《祈雨感应碑记》看元代大同地区的祈雨风俗.pdf
- 从《科学的艺术概论》看萨空了的艺术观.pdf
- 从分体到整体的中国韵文学研究评蒋长栋教授的《中国韵文学概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