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因素的影响 东盟会议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政治上坚持相互协调,经济上加强联系协作,使各国经济和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逐步统一石油生产数量、销售数量和出口价格等,不仅实现了他们的初衷,而且为稳定世界石油市场起了积极作用。 政治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政策直接影响经济贸易活动。 1950-60年,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上实行“闭国锁关”政策,对外经贸活动很少,我国外贸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1978年后实行对外开放,很快成为世界新的市场。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也极迅速地上升。 2009年我国外贸跃居世界第二。2013年跃居世界第一。 赵苏 2007 * FAO 2009年7月16日发表报告说, 2008/2009年度全球粮食产量为22.09亿吨 专家认为,2010-2011年度粮食产量极有可能与2008年创纪录的生产规模相近。 ??? 专家估计,本年度全球粮食产量约在22.8亿吨,接近2008-2009年度的22.82亿吨,比2009-2010年度的粮食产量提高1.2%。 * * 对外经贸大学 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地理 内 容 导 览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它们构成了国际贸易的自然地理基础。 地理 位置 地质地形 条件 气候 条件 自然 资源 国际贸易的自然地理基础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 其中,经济地理位置,是指某一个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个国家 ( 地区 ) 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地理位置的影响 国家(或地区)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环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条件异同,其间及内部经贸状况会形成明显的差异。 中国东部沿海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前沿阵地。 南美洲的玻利维亚100多年来一直是借道智利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活动;非洲的赞比亚,其传统的出海口在南非,由于南非推行种族主义政策,赞比亚被迫重开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道路 中国蒙古协定 中-哈-吉-巴协定 地理位置的影响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海陆兼备的国家。 前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虽濒临三大洋,但对外贸易却酷似内陆国家 美国是“两洋国家”,有航运优势。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总额已超过其与欧洲的“跨大西洋贸易”的近1/3 ,达到3000多亿美元。 地理位置的影响 扼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冲—苏伊士运河,使埃及每年获得近20亿美元的运河船只通行费,极大地促进了埃及的经济、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新加坡、巴拿马等国家,位处沟通两大海洋的重要通道和国际航线的要冲,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繁荣了该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 运河的开凿可以满足交通和运输上的需要。国际性的运河影响着国际间的经贸往来。 地理位置的影响 邻国国力的强弱,两国之间的关系,邻国的对外政策和政治经济制度,都将影响彼此的对外贸易。 人类活动的空间移动,受制于“空间摩擦”。 距离衰减理论。 2、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国 名 中 国 美 国 面 积 960万km2 936万km2 地 形 丘陵、山地和崎岖高原占2/3 平原面积占2/3 耕 地 15亿亩左右 28亿亩左右 垦殖指数 10.35% 22% 牧场利用率 63%(其中50%尚未改造好) 81%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平原和高原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线路的建设也投资少、见效快;山地和丘陵地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和采矿业,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障碍。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很大。 美国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贸易国家创造了条件 如果某一国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必然对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谷物的主要出口国是位于温带中纬度范围的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等国家。 气候的差异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影响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 气候的差异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世界各国粮食产量排名( 2007年) 中 国 1.21 8.06% 5.01 美 国 1.97 13.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