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docVIP

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

论莱辛《拉奥孔》中“诗”与“画”的界限 2011年3月 第1期 伊犁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il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Mar.2Oll NO.1 论莱辛《拉奥孑L》中诗与画的界限 王瑞 (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莱辛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其着作《拉奥 孔》从媒介,题材以及审美感受三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特殊规律,同时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 则以及艺术规律,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诗画理论的出发点与他所倡导的启蒙运动密切相关, 他大力倡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上扫清道路.莱辛的理论 和实践促成了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莱辛;拉奥孔;诗画理论;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I1O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O9—1076(2011)01—01O1—04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GottholdEphrain Lessing,l729一l781)是l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 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德国民族文学 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莱辛的美学思 想主要体现在其1766年出版的《拉奥孔》之中.《拉 奥孔》又可称为论诗与画的界限,是美学史上一 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莱辛从拉奥孔这座雕像群所表 现出的感情与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在史诗《伊尼特》 中所描绘的拉奥孔的形象谈起,具体探讨了造型艺 术和诗(一般文学)的界限及其特殊规律. 拉奥孔(Laokoon)是1506年1月4日由意大利 考古学家德?佛列底斯(FelixdeFredis)在古罗马皇 宫的废墟中挖掘出来的一座雕像群.据希腊传说, 拉奥孔是特洛伊国日神庙的祭司.他的名字最早见 于荷马之后关于特洛伊的传说中,他的故事在罗马 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里最后形成.特洛伊国 王巴里斯访问希腊,带着美女海伦私奔回国.希腊 人组成远征军去攻打特洛伊,打了九年不下.第十 年,希腊将领奥地苏斯提出了木马计.将精兵藏 于大木马的腹内,放在特洛伊城门外,希腊人假装 撤退后,特洛伊人好奇地把木马拖进城内.这时祭 司拉奥孔极力劝阻,结果触怒了偏爱希腊人的海 神.海神便遣两条大蛇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缠住. 拉奥孔雕像所表现的就是这个题材.莱辛就拉奥孑L 雕像作品与维吉尔史诗《伊尼特》中相关内容进行 比较.发现了几个重要的不同点:在维吉尔的史诗 中,拉奥孔在被蛇困住时放声大嚎,表现出极端的 痛苦,而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呈现出轻微的叹息; 史诗中两条蛇在拉奥孔身上绕腰三圈,绕颈两圈, 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双腿;史诗中拉奥孑L穿着典 祭官的衣服.而在雕塑中,拉奥孔父子却全身赤裸. 同样的题材在诗和雕塑里有着不同的处理.莱辛不 同意当时文克尔曼对此所作的静穆的伟大及造 型艺术不宜于表现过激表情的解释.他认为史诗和 雕塑处理的不同来自于其作为两种不同艺术形式 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及规律,同时,他也认识到传统 的诗画一致说对于当时蓬勃发展的德国启蒙运动 是无益的,其实质在于引导艺术家脱离现实的斗争 生活,削弱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因此,莱辛通过 《拉奥孔》在探寻诗与画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探讨了 德国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创立了现实主义的美 学理论. 对于绘画或造型艺术与诗(主要是叙事诗和史 诗)的特殊规律问题,莱辛在《拉奥孔——论诗与画 收稿日期:2010—09一10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2009年青年项目《莱辛(拉奥孔gt;之诗画理论研究》(20o9—4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瑞(1981~),女,新疆伊宁人,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文艺学硕士. 一伊犁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11年 的界限》中进行了卓有见识的探讨.在理论上有重 大的建树. 1.诗与画的特殊规律 莱辛认为,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属于空间艺 术,受空间规律的支配;诗属于时间艺术.受时问规 律的支配.他从绘画与诗用来模仿的媒介,模仿的 对象以及审美效果三方面来探讨诗与画的界限. 首先,从媒介来看,绘画运用在空问中的形状 和颜色.诗运用在时间中明确发出的声音.前者是 自然的符号,后者是人为的符号.这就是诗和画各 自特有的规律的两个源泉IIl(PI一.也就是说,画用 颜色和线条(自然的符号)为媒介,颜色和线条的各 部分是在空间中并列的,是铺在一个平面上的;诗 用语言(人为的符号)为媒介,语言的各部分是在时 间流动中先后承续的,是沿着一条直线发展的.当 然,莱辛也指出了自然符号和人为符号在文艺创作 中不是绝对的,完全分隔的,绘画所用的符号并非 全都是自然的.诗所用的符号也不单纯是人为 的.文字作为音调来看待,可以很自然地模仿可以 耳闻的对象【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