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從神話到科學.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媧補天﹣從神話到科學

* * * * * * * * * * 酸雨問題 酸雨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但不是全球每一份土地都有的困難。 所以全球環境變遷有可能是全球性的問題,而尚未發展為全球性的傷害。 空氣污染 溫室效應 生化能源的使用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即二氧化碳的產生。 每一個生化分子的燃燒所含的碳 ( C ) 必將變為二氧化碳 ( CO2 )。 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將導致大氣層溫度的增加。 「天」又被人類破壞了! Source: Barnola,et al, Petit et.al.(PAGES/IGBP) 1951-1980 各年全球近地面氣溫平均值與1951-1980年平均值之差 年平均值 五年滑動平均值 1998年全球地面氣溫與1951-1980年平均值之差 Kilimanjaro 1970 Kilimanjaro 2000 Kilimanjaro 2020? Area (km2) L.Thompson, in prep. Source:C.D.Keeling and T.P.Whorf,Etheridge et.al;Barnola et.al.,(PAGES/IGBP) 1990 2001 1996 Global Mean Sea Level Change Predicted Global Surface Warming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從各種管道獲得的地表溫度的觀測資料都顯示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所含的二氧化碳正急速地上增,與生化能源的使用量的演變,完全符合。 近五十年的演變是地球幾十萬年以來所未見。 此演變與日俱增,這將是人類在21世紀所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 Global Change in Palmer Severe Drought Index Global Change 一個新的也是舊的觀念 人類與大自然應求和平共存 相關的觀念為   再生能源   生物多樣性   永續發展 台灣在這新世紀將 如何面對全球變遷? 能源的規劃 全球變遷對台灣環境的實地影響   生態環境的適應 農作物 動物   社會基礎建設的改建 海岸線的變遷   人口的流動 地球只有一個 請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 * * * * * 女媧補天 — 從神話到科學 張時禹 中央大學 大氣物理研究所 天 與 地 應該是人類最早的環境意識 天地的穩定相等於人類的平安與幸福 天地的損害會為人類社會帶來無窮的災害 女媧補天的神話 共工氏(水)與祝融氏(火) 爭霸,不勝,憤而觸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水火之災不息不滅。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平水火,而社稷得以復生。 神話中所含主要的觀念 天的實質化 全球性災害的存在 水(共工氏)是主要的災害來源 天會受損 對「天」的認識 高高在上無法接觸的空間 有實質的體系,並非完全抽象的觀念 人類所遭遇的災害,多跟「天」有關 只有神才有能力破壞「天」 數千年以來,人類不認為自己擁有這個能力 直到20世紀,人類對天的認識是有限的。 在20世紀之前,我們對日月星辰的認識遠比對「天」的了解豐盛。 在20世紀初,英國科學權威羅素說過, “大自然是人類最主要的敵人,因此我們在20世紀必須克服大自然” 。 對環境關懷的覺醒 兩次世界大戰並沒有對地球造成長遠的傷害。 但是原子武器的發明,使我們恐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及後果。 這就是說,人類終於認識了我們有破壞環境的無限潛能。 人類對此的應對 很幸運地,我們努力地做到原子武器的全面裁軍。 但不幸地,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了對全球環境多方面的破壞。 這就是所謂的全球環境變遷 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造成了許多環境災害 酸雨問題 有毒物質污染 都市與區域性的氧化物污染 平流層臭氧破壞 全球暖化 其他? 我的學術生涯 (1) 1955年,我還是一個天真的(?)師大附中學生。 那年,我與家人移民到美國。 在被迫適應這個新環境的過程,我學到很多很實際的、非書本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的學術生涯 (2) 在大學及研究所,我學的是物理及應用數學。 我幸運地申請到一個美國最大的國家研究中心的職務,開始了我的學術研究生涯。 不久我就受到一個震撼!所有我會的物理及數學,不能幫助分析我必須要暸解的方程式。 我的學術生涯 (3) 當時我的同事都在用一個新的工具—電腦,我還以為那只是尚在研發的儀器。其實那時(1963)電腦已被普遍應用在美國的國防研究。 很快地,我被迫學習前所未接觸過的新解題方法。 也就從此愛上了 ” 電腦模式 ” 。 電腦模式 以自然科學的基礎觀念來描敘一些大自然現象的演變過程 (微分方程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