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生脉注射液致过敏体质患者速发型输液反应的护理.docVIP

1例生脉注射液致过敏体质患者速发型输液反应的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例生脉注射液致过敏体质患者速发型输液反应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例生脉注射液致过敏体质患者速发型输液反应的护理 朱晶1 成彦2(通讯作者)   (1南京市中医院心血管科 江苏南京 210001)   (2南京市中医院药学部 江苏南京 210001)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速发型;输液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49-02   1病例介绍   患者女,81岁,因“胸闷,反复发作7年,再发伴心慌2天”收入我院心内科。入院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类风湿性关节炎。于2016年1月19日12:45给予生脉注射液40mL+0.9%氯化钠100mLiv,5min后出现相关ADR症状:注射部位红肿,面部瘙痒,主诉“胸闷,心慌”。责任护士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皮条并保留静脉通路,并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及联系药师;随即,责任护士迅速测量并记录患者血压(90/50mmHg);经医生、药师会诊后,责任护士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iv,并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半小时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红肿瘙痒等症状消失,查体:BP:120/70mmHg。医生、药师与责任护师共同填写《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同时保留输液和皮条备查,必要时送检。   2.讨论   目前国际上对速发型过敏反应(即急性过敏反应)尚无统一的定义。2006年由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 牵头组织了世界著名的变态反应学专家对急性过敏反应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和修订:患者暴露于已知的或可能的变应原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急性起病[1]。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按照修改后的Coombs和Gell分类属于Ⅰ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该反应临床表现以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为主的急性变态反应,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及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2]。据统计,374例中药注射剂变态反应的发生时间,在用药后数秒至60min之内的有156例,占70%[3]。   患者因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生脉注射液”为主题词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11年1月~2016年1月,共收集到关于生脉注射液致ADR相关文献15篇,ADR病例26例,有20例ADR发生在滴注10min内,提示生脉注射液致速发型ADR的可能性。从患者病史了解到,患者既往有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左氧氟沙星、剌五加、前列地尔注射液及葛根素等药物过敏史。研究表明,Ⅰ型变态反应发生与个体遗传过敏体质关系甚大[4];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Ⅰ型变态反应的患者合并既往药物过敏史者远远高于没有过敏史的患者[2]。   人为因素:现场调查该患者所使用的生脉注射液及输液器均为正规厂家生产,正规渠道运输,合理贮藏,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已检查药液的名称、浓度、剂量及有效期,药液无变色、浑浊等变质现象,未发现可疑沉淀及絮状物,排除瓶身有裂纹等现象,0.9%氯化钠稀释后也未出现混浊,护理人员操作符合规范,故可排除操作不当等人为问题。   药物因素:查阅该患者医嘱可发现:本例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之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180mg+5%葡萄糖100mLiv,查阅环磷腺苷葡胺的说明书中虽未提及关于皮肤反应相关ADR,但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环磷腺苷葡胺”为主题词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不限,收集到关于环磷腺苷葡胺致ADR的相关文献8篇,其中致皮肤ADR的不良反应为4篇,提示环磷腺苷葡胺致皮肤反应相关ADR的可能。查阅生脉注射液说明书,虽然说明书上只介绍了与5%葡萄糖的配伍使用,但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4h左右,含量略有下降,但影响不大;同时,观察到放置24h内,4种配伍溶液外观色泽无变化、无气泡及沉淀产生;故生脉注射液可以与0.9%的氯化钠输液的安全配伍[5]。说明书中提示“临床报道有患者用药后产生局部皮疹”。不良反应发生后,立即停用所有治疗药物,同时给与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待患者症状消退后,再次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后未再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故本例患者不良反应与生脉注射液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3.小结   按照卫生部评定法,本例患者具备4项判断条件即:①上述反应在用药后,符合合理时间顺序;②上述反应符合已知的ADR类型;③通过讨论分析可以基本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可能;④停药后相关反应减轻直至消失;因此我们可以判断上例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生脉注射液之间的关系属于“很可能有关”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平时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配液前,应严格检查药品,注意配伍禁忌;在用药前护士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告知患者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已知过敏史患者应做色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