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PICC导管异位取端坐位进行复位的效果观察及分析.docVIP

47例PICC导管异位取端坐位进行复位的效果观察及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7例PICC导管异位取端坐位进行复位的效果观察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47例PICC导管异位取端坐位进行复位的效果观察及分析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当PICC导管异位时为导管复位找到简便、可行的方法。方法:在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科47例PICC异位异位至颈内静脉者,取端坐位,并摆好体位,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拔出导管15~20厘米并重新插入对导管进行复位。结果:复位成功率95.74%。结论取端坐位对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进行复位操作简单、易行,患者依从性高、并发症少,值得同行借鉴。该方法是否适用于PICC其他情况下的导管异位时复位还需进行临床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 端坐卧位;导管异位;复位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69-02 Efficacy of Sitting Posture Application in the PICC Malposi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position of PICC dystopy by adopting sitting posture Methods From Mar. 2011 to May. 2013, research 47 cases of reposition of PICC dystopy by adopting sitting posture. Result Adopting sitting posture, the success rate of PICC reposition for wrong insertion into jugular vein is 95.74%.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reposition of PICC dystopy by adopting sitting posture is not only simple, but also safe as well as effective. It is high patientsrsquo; compliance. Meanwhile, it should not increase operation complication. Therefore, this metho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t need more research that weather is also applicable to other cases when PICC wrong insertion into different veins. 【Key words】Sitting posture ectopy of PICC reposition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在临床上是很成熟的技术,PICC普遍应用于多疗程化疗及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可有效的保护浅表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穿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为此得到医疗领域同行的广泛使用。但PICC 导管异位是最常发生的并发症,PICC 导管异位是指置管后拍摄胸片示导管头端不在上腔静脉,而进入颈内静脉等其他血管或心脏其他部[2]。 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科781例肿瘤患者使用BD-4Fr导管穿刺置管,共发生导管异位52例??异位率6.66%,其中异位至颈内静脉49例,异位率为6.27%。47例病情允许端坐位的病人进行复位,45例成功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成功率达95.74%,2例失败。现将相关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6岁,至69 岁,平均50.3 岁。肺部肿瘤患者17例,乳腺肿瘤患者1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9例,妇科肿瘤患者4例,鼻咽部肿瘤患者3例,男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1例。在端坐卧位下对47例异位患者行手法复位,45例复位一次性成功,成功率为95.74%,2例失败。 2. 置管及复位方法 2.1置管方法按照PICC 导管常规操作 病人取平卧位,穿刺侧上肢外展90deg;,选择穿刺血管后测量导管长度,局部皮肤消毒后穿刺血管。当导管送至32~35CM时,患者头转向穿刺侧45~60deg;,下颌靠近胸骨柄,再将导管送入至0刻度。穿刺成功后常规行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2导管异位发生后在端坐卧位下的复位方法(P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