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育的探究.docVIP

关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育的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育的探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关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育的探究 吕翠花 河北省武安市第九中学 056300 摘 要: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强调了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知识的传播,美育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其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根据语文课文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从不同侧面展开审美教育,更加显示教材蕴涵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美育 能力 方法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文学作品的起承转合、疏密缓急,或者情节的张弛变化、事态的发展波澜、任务活动等各种内容要素的交替变化,构成了作品情节的摇曳多姿;论说文论证结构的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不给人以心悦诚服的逻辑美;说明文缝合严密的结构美,自然巧妙的衔接美,生动自然的语言美;诗歌独到的神韵、优美的意境、含蓄洗练的语言和谐悦耳的节奏等无不给人以美的陶醉。根据本人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加强“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诵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可以读通文字,读懂内容,读出语感,读出文章中的形象。读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自由读,集体齐读,配乐朗读,配画面读。朗读不仅能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也把文字化作鲜明的形象再现给学生,唤起他们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的真、善、美等情愫,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通过“美读”,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文章表现出的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美读”不但辅助了教师的讲解,也能起到美育的作用。 二、加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审美感受能力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直观把握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美的外在形式因素,如形态、色彩、声音、线条、动作、语言的感受;一是对审美对象所蕴藏的情感表现的感受。前者具体直观,容易体会;后者则比较抽象,难以把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首先必须接触教材,发现课文中美的因素,这种对课文中美的因素的直观把握能力,就是审美感受力。 例如,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这一课时,如果先让学生比较北宋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再启发谈话:“古人的这些诗都是写春的,但他们只写了几种春景,我们今天学习的《春》写的景物可多啦,可丰富啦。朱自清先生把整个儿大好春光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细细欣赏。”这样引入新课,虽然没有什么惊人之语,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三、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形象,直觉把握形象思维。如《春》中的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描写中,“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形象地勾画出春天桃、李、杏争芳吐艳、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美丽图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之中。而一个“闹”字更把“春花图”这幅画面写活了、写动了。这些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段优美的文字就会变换成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必然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并滋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在教学中注意采用譬喻、类比、形象描述等方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授知识,把抽象化的道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尤其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插图及有关的教学图片。如《沁园春middot;雪》的彩图——“江山如此多娇”就是本课教学很重要的教具。《沁园春middot;雪》的上篇是对北国雪景的描绘,其中既有总写,也有虚写、实写,且动静结合。优美的词句、洗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教学中在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后,教师适时指点学生欣赏课本首页的彩图“江山如此多娇”,则一派苍茫中显得雄浑、清朗中显得娇艳的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景象就会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画面强??的感染力就会使学生油然生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在读写活动中,启发学生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发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作用,有意培养他们形象思维的习惯。如在教读朱自清所写的《春》中的片段“春风图”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触觉、嗅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