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
方晓娟 江春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珠海 519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306-02
【摘要】 目的 探讨患者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6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253例和对照组209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 对照组采用弹性粘贴固定绷带止血。通过2组比较对照,寻找术后舒适、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 经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止血,恢复快等优点,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关键词】压迫止血器 冠脉造影术 护理
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但术后压迫止血问题仍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既往应用绷带加压包扎存在操作繁琐、松紧度不易控制、影响静脉回流等缺点, 会出现穿刺部位肿胀、麻木、发绀等并发症。而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具有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以及患者术后活动较少受限等优点。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影响患者的舒适度。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462例,其中男性274例,女性188例,平均年龄(63plusmn;9)岁;均经Allen试验确认其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且经桡动脉穿刺成功。根据术后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压迫器压迫止血,对照组人工按压30分钟后,用弹性粘贴绷带加压,其中观察组(n=253)和对照组(n=209)。观察组男性151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65.00 4-9.12)岁;对照组男性123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62.96 4-10.82)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叮嘱术侧手腕制动,平卧的患者将术侧前臂放于胸前,坐位或立位者将术侧上肢尽量抬高,但肘关节可以自由活动。术后每半小时1次,观察患侧手掌指的颜色或胀痛或麻木感、程度,伤口的敷料是否干燥,绷带压迫的远近端是否有血肿。若患者不能耐受,对照组患者可适当放松弹力绷带,观察组可将压力减低,以不出血为原则。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皮下血肿、皮下淤血、伤口渗血和皮肤破损或过敏)发生率。
1.2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plusmn;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lt;0.05为有统记学意义。其结论如下表:
2组并发症发生率
2 护理
2.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患者回到病房后立刻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血氧等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同时密切记录和观察患者出入量变化情况,同时做好心绞痛监测以预防术后患者突发心绞痛。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做好急救准备。
2.2 术后并发症观察。由于介入术后患者容易并发穿刺点出血、肿胀、血管痉挛、血管闭塞及迷走神经反射等,故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为透明材料,通常可直接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出血等情况,故术后尤其是术后1、2小时内应每隔15-30分钟观察一次,术后3-4小时可适当延长至60分钟观察一次,并根据穿刺点并发症情况调整止血器松紧度。对出现血肿患者要测定其臂围后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对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患者应立刻给予补液、升压等治疗。
2.3 穿刺肢体护理。应用止血器的肢体掌腕部应呈伸直状态以避免屈伸过度,且也应稍抬高避免下垂,同时穿刺患者术侧上肢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应禁忌手腕旋转,屈伸活动。手术后穿刺肢体严禁进行血压测定,输液时静脉通道、采血等应在对侧肢体进行。[1]密切观察患者穿刺肢体前臂围、腕围,如有短期内增大则应怀疑有静脉回流受阻或出血可能,并立刻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2.4 穿刺肢体末梢循环观察。应用止血器后对肢端颜色、温度、感觉、肿胀情况进行观察,询问患者有无疼痛、麻木感,并让患者适当活动手指以判定其手指活动度。如患者有感觉异常等可根据其情况调整止血器气囊压力。
2.5 饮食护理。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森林生态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实用应用文写作(中职版):日常生活类应用文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综合实践: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 课件(共18张PPT).pptx VIP
- 分包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目参考..doc VIP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11).通信网络设计与规划.docx VIP
- 《箱式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pdf VIP
- 班级纪律记录表Excel模板.xlsx VIP
-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pptx VIP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6).数据建模与配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