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学生共同品味文字之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小学生共同品味文字之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和小学生共同品味文字之美 赵士东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个由工具性、审 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教师应 该从语文的审美性和思想性入手,让每一个 孩子认识到语文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充满 魅力的,从而让他喜欢语文这个工具,心甘 情愿地接触并使用这个工具。 〔关键词〕共同品味文字之美师生 合作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编者精心 安排的名家名作,文词优美,意境深远、堪称 典范。我们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应 是有基础的。语言文字的美主要包括语言文 字所表达的思想美和表达方式的艺术美。无 论是哪种美,都不能脱离其外壳词句而独立 存在。因此领略词句运用的方式、技巧,以及 词句所能表达的思想内涵,就是必须经历 的。翻开语文课本,俯首之处皆是美的存在, 《开国大典》《搭石》这是催人奋发的社会美, 《桂林山水》《鸟的天堂》这是赏心悦目的自 然美,《新型玻璃》《呼风唤雨的世纪》启迪才 智的科学美,《苏州园林》《颐和园》《长城》这 是匠心独运的艺术美,捧读这一篇篇美文, 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这 些美的因素正是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的。 1 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之美 由于双声、叠韵、叠音、声调等声音因 素,再辅以音乐、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 等手段,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 音乐美。汉语对声音的摹拟能力很强,几乎 任何特殊的或复杂的声音都可以找到相应 的字音来表现。再如成语大都由四字构成, 平仄相对,错落有致,平声舒缓上扬,如击钟 鼓;仄声曲折下抑,如击木石,读起来既富于 变化又有强烈的节奏感。汉语这种富有音乐 美的特点,是西方语言所不及的。语言大师 们借此特点写成的文章,声调婉转,音韵和 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或吟或诵,美感无 穷。伴着语文,我们听到了“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阵阵欢笑,听到了“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声声啼鸣,感受到 了“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句 句感慨。伴着语文,我们听到了“留连戏蝶时 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声燕语,感悟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声,领 略了“蝉噪林幽静,鸟鸣山更幽”的此起彼 伏。 2 让学生品味汉字的意象美 与纯粹的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独特性 就在于它的“象形”性。从这一视角来看,汉 字是审美型文字,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 力。首先,汉字起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摹写。在 汉字的原则中,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英。 我们的先人在造字时,或“因物构思”,或“博 采众美”,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优美的形 象。 汉字的形象中,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 呈,积淀着造化神秀,吞吐着自然伟力。基本 笔画组成了活泼的汉字,组合紧凑,有韵味, 形体匀称,给人以图画美的感觉。其次,在世 界上,恐怕没有哪种文字的创造者会像中国 人那样执着,醉心于字体的书写形式美之 中,也恐怕没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一样高度 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感,进而达到了不朽的审 美境界。 3 让学生深入享受汉语的人文美 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深深地打 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 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 精神的语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辽阔肥沃 的华夏大地上,在封闭、自足的自然环境中 孕育了整体、统一的民族意识。汉语重整体、 重和谐、重意合的特点,正是中华民族的意 识、性格和思维模式的积淀和投影。源远流 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汉语词 汇的发展。上古神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 诗文名句、佛教教义等融汇、渗透到了数以 万计的词语、俗语和成语典故之中,更为华 夏语言平添了无尽的美感。单就汉语言词汇 的丰富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汉语的某 些审美因素也同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密切 相关。比如,中国人以“双数”为美,认为双数 具有成双成对、对称和谐之义,它象征着喜 庆和吉祥。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代诗词 多为偶句,讲究对仗,喜用骈句,为什么成语 以四字结构为多,喜庆佳节何以爱挂对联, 文章章法何以追求前后照应、首尾圆合了。 这些都是应该让孩子知道的。伴着语文,晏 殊独倚西楼却见绿波东流,贺铸回转柳塘偶 遇绿萍浮游,柳永静伫河岸忽见晓风残月水 悠悠。伴着语文,李清照的满地黄花点缀了 窗枢的优雅,李煜的帘外细雨衬托了春意阑 珊,苏轼的一池萍碎又显暮色三分,一分流 水。 4 让学生流连于作品的情感美 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蕴 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 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基础情 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 感范畴中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