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饮片商品的现状与教材内容的合理设置
河北省邯郸市药品检验所孔增科1 张伟2 郭明3
中药饮片是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和中药成方制剂的原料药品,其质量关系到临床疗效和中医
药企业、事业的声誉。充实、规范、合理设置商品学中中药饮片的教学内容,保证中药饮片质
量,是中药商品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中药饮片商品的现状
据文献…记载,我国现有中药材12694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中
药材、中药饮片551种Ⅲ《局颁进口药材标准》2004年版收载43种,《中国商品大辞典》中
药材分册收载885种H1,各省、市、区药品标准(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
规范)收载中药材约4000种,中药饮片约5000种。据此计算,全国流通的商品中药材约为
4000多种,中药饮片约为5000种K。。
由于中药饮片内容在药品标准、中医药院校和中药商品学教材中的内容不足、学科之问衔
接不紧且缺乏统一的标准而欠规范,中药饮片商品流通市场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如下:
1、中药饮片品种混乱情况严重,五种混淆类型导致质量降低
中药饮片作为药品商品与其他药品不同的特点之一是基源、药用部位、炮制方法、功能主
治相同的药品只可有一个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反之,即应为另一种药品商品。如甘草与炙
甘草、石膏与煅石膏、栀子与焦栀子三组中药,前者与后者基源、药用部位均相同,只是炮制
方法不同,后者即为另一种药品悔1。但实际情况是在常用的约500种中药饮片中,存在品种混
淆、名称混淆、功用混淆、物类混淆和品别混淆的有100多种,如: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国药典》名为亚麻子,《黑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却将
其以“胡麻子”为名收载哺1: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asC.A.Mey.的干燥根茎,《中
国药典》与《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名为竹节参,《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却将其名为“明
chinensis
七”收载。¨;如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oiaBenth),河北和东北作刘寄奴
使用埔1,上海、湖南、浙江等省则作铃茵陈睁m’;全国大部分省区药用的大青叶为蓼科植物菘
蓝(Isatis
indigoticaFrot.)的干燥叶,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则以爵床科植物马
兰(Sxrobilanthes
植物大青(ClerodendronTurcz.)u副的叶称大青叶药用;苦丁茶广西药用为
Cyrtophyllum
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kudingchaC.J.Tseng)的干燥叶u引,四川则以木樨科植物变紫女贞
(Ligustrum Hemsl.)的干燥叶n引作苦丁茶药
plcrpurascensYang)或兴山蜡树(L.benryi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收载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eet
CanuBassler、瘤苔虫Costaziacostazii
Canu
aculeateetBassler)
Cotaziae),有的教材或药品标准将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Ostazia
abrotanoides
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南鹤虱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
Paucus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二药均有杀虫消积的功能,有的文献把鹤虱、南鹤虱统称
鹤虱,常将其作为一种药物介绍,临床做一种药物使用n卜川,造成功效的混淆:半夏有生半
夏、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宋半夏、仙半夏、竹沥半夏、青盐半夏等品别u9。删,药品标准
应分别确定通用名称,处方时应辩证施药,写明品别,不应统称半夏,但现实情况是处方名写
为半夏、制半夏的情况却极为常见心卜矧。上述中药饮片混淆的五种类型使中药饮片流通市场品
种混乱严重,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