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州市历史街区保护改造探析
2014 年第 12 期 总第 198 期福建建筑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No12·2014Vol·198泉州市历史街区保护改造探析熊倬锐(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摘 要: 泉州市作为中国的首批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留着不少极富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泉州市政府也极为重视泉 州市历史古城的保护与改造。本文试图从泉州市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手段及特点出发进行整理并分析,从而针对泉州市历史街区 保护改造提出相应的思考,发现泉州市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中的优点和不足。关键词: 泉州市历史街区; 保护改造; 形态与肌理中图分类号: [TU984. 11 + 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4 - 6135( 2014) 12 - 0008 - 04A Discuss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blocks in QuanzhouXIONG Zhuorui(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Hangzhou 310018)Abstract: Quanzhou is one of China's first batch of 24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retains a lot of geography climate characteristic of historic buildings and his- toric blocks,Quanzhou government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historic city in Quanzhou.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or- ganize,analyse and thinging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blocks in Quanzhou,to discovered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nova- tion of the historic city in Quanzhou.Keywords: Historic districts in Quanzhou;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Morphology and textureE-mail: qq. com1泉州市历史背景泉州地区的最初居住着古闽越人,历史上永嘉之乱后晋室 南迁、唐末安史之乱难民迁移、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的三次大 迁徙,中原地区的汉人逐渐取代闽越人成为泉州人口主体。由 于拥有优良海港的地理条件,唐朝泉州就与广州、宁波、扬州并 称为中国四大商港。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 起点,《马可波罗行纪》将刺桐港与亚历山大港并称,成为“东 方第一大港”,并有“市井十洲人”一说。各个阶层的外国人大 量定居于此,其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古基督教 等各种宗教和文化也随之传入。明清时期的海禁及海防建设, 导致泉州呈现空前封闭的状态,但因此保存了不少中国传统文 化形态。各种外来文化和宗教与本土的儒家文化和佛教、道教 及民间信仰等宗教共存共荣,泉州因此而发展出其独特而多元 化的地域文化。2泉州市历史建筑特点2. 1 建筑形制泉州市自古以来的文化交融和多元化必然地导致在建筑 形制上产生各种文化杂糅和多元化的倾向。作者简介: 熊倬锐( 1982. 12 - ) ,男,助教。收稿日期: 2014 - 09 - 16在传统民居形制上,有较为豪华的源于传统官式形制的向 心型的官式大厝,也有较为简单的低层高密度的符合岭南地域 气候的窄面宽大进深的手巾竂。除了传统民居形制而外,由于 受到西洋文化和侨民文化的影响,各种被称为“番仔楼”的中 西合璧洋楼也参杂在传统民居之内。这些洋楼虽然内部空间 仍为传统空间的布局形式,但是在造型上则采用能够与泉州湿 热气候相吻合的近代殖民式外廊风格,在构造和装饰上吸收了 不少西洋建筑的处理方式,将科林斯圆形廊柱、瓶式栏杆和百 叶窗等与传统官式大厝的龙脊凤檐等相结合。在商业建筑上,体现泉州特色的建筑是集中于中山路的骑 楼群。中山路的骑楼风格来自于东南亚殖民地,由泉州华侨引 入,并因适合岭南湿热气候和中山路的商业需要而被泉州所接 纳。中山路骑楼也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三段式的立面构 图、多元化的装饰符号以及本土的
文档评论(0)